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有何新亮点?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点击:

昨天(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亮点?

专家介绍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继续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在布局结构上有新调整,重点强调了“两个持续”“四个着力”。

“两个持续”分别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两个持续”,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四个着力”分别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通过“四个着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目标有新表述:“三增”“三个更加”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三农”发展具体目标上,也用了新表述,具体为“三增”和“三个更加”。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锚定农业强国建设这个目标,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那么做到“三个更加”,就是农业的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改革贯穿其中

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专家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改革意味更加突出。主题继续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改革贯穿其中。

专家介绍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要求到2029年全面完成,其中涉及“三农”工作有多项,2025年是关键,要用改革这个法宝来破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专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在土地制度、经营制度等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改革方面,都作出了具体部署。人、地、钱等要素保障,将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同时,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实现同地、同权、同服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让他们能够彻底融入城市,但同时还要给他们留有退路。所以在农村要保留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这是我们国家在进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

专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的改革举措有很多新突破,进一步增加了政策温度:

在耕地的非粮化治理上,提出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作物生长周期,设置过渡期。

在秸秆禁烧问题上,要求设立禁烧范围,对禁烧的范围时间节点作出规定。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防止出现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这样体现了我们改革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的要求,所以使得我们的政策就更有温度,更体现我们尊重农民意愿、以人为本的这些要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新提法,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专家表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应用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全方位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我们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大国,怎么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在这个方面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才能够很好地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这个方面,现代前沿科技应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专家表示,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培养战略科学家、青年人才,整体上带动我国农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进步。同时,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推进协同攻关,这是针对我们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政策。要构建一个协同攻关的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然后在整个国家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统筹各种力量,搭建起科技创新的平台来形成的协同推动。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词:县域 富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另一大亮点,是立足城乡融合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专家介绍说,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是推进城乡融合的载体和切入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县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涂圣伟:基于县域的维度来统筹城乡的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知识外溢,同时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尺度把城乡的资源要素组织和配置起来,同时也能够在更深程度上把城乡的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

专家表示,县域产业的发展要能够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发展产业,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富民”,提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小农户共同富裕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可以说带动农民发展的这种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个方面写得比较实,要求得比较具体,要求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一定要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挂钩。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陈博 薛建启)

相关文章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

    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