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
手机回收,靠谱吗?不妨从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讲起——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后,上海市民张女士购入一部新手机,旧手机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即被运往当地一家具有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全身体检”,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还逐渐析出了0.034克黄金。与此同时,塑料外壳粉碎后进行再生造粒,可用于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经过声学测试,将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帮助听力障碍者重建声音世界……这只旧手机“变身”为其他新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孤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以旧换新”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但更深层的追问在于:下大气力回收这些旧物,划算吗?
我们来算三笔账。
先说环保账。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直接支撑。
再看经济账。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典型案例。
还有安全账。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生动实践。
划算归划算,回收有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没有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宁愿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打通梗阻,得有诚意——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农村地区全覆盖。一句话,便利才有人气。
企业也没闲着。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既反映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说到底,还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
本报记者 华璐月
《人民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01 版)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电影中的青岛”!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在青岛蝴蝶楼完成了中国首部电影文学剧本 《劫后桃花》的拍摄《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韦一航与马小远乘坐的索道就在青岛太平山《流浪地球2》超过90%的镜头于青岛完成拍摄青岛流亭机场、青岛胶州湾大桥等多次出现在该影片中······AI眼中...
-
“免费送猫”背后的天价陷阱
近几年,一种“免费领养”的模式在宠物圈迅速流行,吸引了一大批爱宠人士参与其中。但是不少消费者签了领养协议之后却发现,领养的宠物有病不说,后续的付出也远超预期。想退还宠物,还要赔上几千块钱。免费领养的竟是“病猫”想退还得交3000元违约金福建...
-
未来10天这里仍是全国降雨最突出的地方!
中国天气网讯 最近这段时间,华南的降雨多了起来,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也缓和了不少。4月27日白天,广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出现了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预计在五一假期到来前,南方还会有一次降水过程(4月29日至30日),不过根据目前的天气形...
-
西南地区东部和华南将有较强降水 青藏高原东部有雨雪天气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7日,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出现较强降雨,青藏高原东部和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出现雨雪天气。预计未来三天,江南、华南和贵州、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关注局地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农业生产等...
-
南北方陆续升温多地或创新高 五一假期长江中下游将现超前高温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4月28日)至5月2日前后,中东部大部的气温都将经历明显升温,南北方多地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5月1日至3日,合肥、南京、武汉、杭州等地或迎来历史罕见的超前高温,部分地区或加速迈入夏季。在此次升温过程中,南北方的气温到达高点的时间...
-
未来10天这里仍是全国降雨最突出的地方!
中国天气网讯 最近这段时间,华南的降雨多了起来,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也缓和了不少。今天(4月27日)白天,广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出现了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预计在五一假期到来前,南方还会有一次降水过程(4月29日至30日),不过根据目前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