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心相近,孕育深厚中马友谊
4月15日,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从郑和船队的古老帆影
到数字时代的青年对话
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间交流交往
贯穿时代、跨越形态
理念相近、利益相容、人文相通
共享的文化传统
孕育了两国世代相亲的朴素情感
共庆节日、共享民俗
相近的文化背景下
两国人民掀开相似的年历
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2023年9月29日,女孩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手提花灯庆祝中秋节。
2024年2月24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天后宫的烟花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到场一同庆祝元宵佳节。
2025年1月18日,人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迎新春鱼灯巡游。
2018年2月1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沙阿兰的梳邦滨吉兰,萧斐弘端起一个“狮头”。萧斐弘祖籍中国广东潮州,因喜爱中华文化,从小练习舞狮,并成为一名制作狮头的工匠。他带领的狮队屡屡在国际舞狮比赛中获奖,成功将马来西亚的舞狮队伍推向国际舞台。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2020年11月16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人们点燃“国安号”王船。
2021年3月27日,小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农历历法展》,了解与中国农历有关的风俗习惯,学习历法知识。
2024年2月1日,中马两国10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舞龙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鸡场街上共舞一条近200米的“长龙”。
艺坛共舞、同唱欢歌
赛场竞技、英雄相惜
广泛频繁的文体交流
让中马两国加深理解、锻造友谊
2017年12月2日,歌手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举行的中国—东盟电影节开幕仪式上演唱。
2019年7月16日,“海丝传琴”庆祝马中建交45周年音乐会在吉隆坡上演,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音乐家们共同呈现了一场交响盛宴。
2023年5月26日,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40届吉隆坡国际书展上观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了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古代绘画藏品12000余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2025年3月8日,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地标建筑双子塔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映活动。
1973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马来西亚乒乓球总会的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了友好访问,受到马来西亚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是1973年6月1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庄则栋(左一)同马来西亚乒乓球运动员一起交流球技。
1975年8月2日至8月10日,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举行。一同参加这次邀请赛的马来西亚游泳三姐妹林宝龄(前右二)、林爱龄(前右一)、林勇龄(左二)和中国运动员叶玩嫦亲切交谈。
2016年8月19日,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半决赛后,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左)和中国选手林丹握手致意。
以文化人,以教育才
传统文化伴随着教育交流
为中马代代友好厚植年轻土壤
1994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8家少儿读物出版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了中国少儿图书展。600多种、5万余册参展图书受到马来西亚朋友的欢迎。
1995年,马来西亚小书法爱好者挥笔献技,书写汉语条幅。
2011年7月17日,参加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赛区比赛的选手马雅司(左)展示自己创作的水墨画。
这是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该分校开设的东南亚研究、海洋科学等前沿学科以及众多工科、商科专业,深受东南亚学子欢迎。
2022年11月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公学的学生通过网络视频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开展“天宫对话”活动。
2024年1月28日,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马中友好之夜”暨2024马来西亚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开幕式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大厦举行。
摄影:黄敬文 朱炜 程一恒 孟永民 张纹综 沈德源 刘政初 钱桂兰 丁宝忠
制作:毕晓洋 虞东升 许睿
新华社摄影部、亚太总分社、吉隆坡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上一页: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浙江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 下一页:电报淡出,折射通信变迁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