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西藏》导演陈国星: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观察生活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杭州4月17日电(曹丹 李晓萌)“创作是从生活中来的,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观察生活和把握细节,直奔主题是创作的大忌。”4月16日,在浙江杭州的之江编剧村“好故事分享会”活动现场,导演陈国星结合自身40余年丰富的创作经历与职业生涯,向观众分享时说。

4月16日,“好故事分享会”活动现场。曹丹 摄  陈国星深耕影视行业多年,其代表作《横空出世》《第一书记》《孔繁森》《回西藏》等屡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华表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奖项。他深耕现实题材与主旋律创作,擅长在历史叙事中挖掘人性温度,于时代洪流中捕捉个体光芒。

分享会上,陈国星讲述了《横空出世》《回西藏》等影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深度剖析了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如何让宏大叙事释放出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

以《回西藏》为例,这部传记电影以孔繁森1979年第一次进西藏的经历为主线,着重刻画了孔繁森与他的翻译阿旺曲尼两个人之间跨越民族与阶级的深厚友谊。

“影片中的两人在相伴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超越了各自原有的信仰与认知局限,进而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陈国星表示,这种人性层面的认同感才是超越一切的存在,而民族团结的本质就在于相互包容。

在谈到青年电影人如何实现创作上的突破时,陈国星强调,大量观影和拉片学习是关键。即使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天观影的习惯,积累的拉片笔记已厚厚一摞。他笑言:“留存于历史中的经典电影,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同时,他鼓励青年创作者要敢于以锐气打破常规创作定式,一些看似不完美的提案背后,有时也暗藏突破的可能。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影视行业一线的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以及高校影视相关专业的师生和众多影迷,与陈国星围绕编剧创作、导演策略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

陈国星在谈及近期备受关注的短剧创作时认为:“长剧与短剧本质上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某些看似夸张的剧情中,实则蕴含着真实的社会情绪切片。”

据悉,由之江编剧村主办的“好故事分享会”是一个面向文艺创作人才的“会客厅”。该常态化品牌活动围绕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网络剧、微短剧、动画片、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邀请行业内主创人员分享创作幕后经验,希望为广大影视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促进文艺创作人才培育和精品内容孵化,推动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助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完)

相关文章
  • 持续更新!第20届华表奖获奖名单公布中
    持续更新!第20届华表奖获奖名单公布中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获奖名单陆续公布中: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张译(《三大队》)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惠英红(《我爱你!》)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蔡涛、廖拟(《无名...

  •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风筝,古称“鸢”,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工艺中的文化印记↓↓↓日前,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爱好者以天...

  • 国产影片活力迸发 大家说最爱这几部
    国产影片活力迸发 大家说最爱这几部

    最近几年看过的国产影片里哪些让您觉得很有共鸣、印象深刻?看看大家怎么说↓为观众奉献有时代气息、生活质感、创新探索的优秀国产影片,是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联合大数据机构,梳理最近十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前20名,对现实题材影片数量和票房进...

  •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超多观影福利手把手教你领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超多观影福利手把手教你领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7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251.38亿元居全球第一今年,你都看了哪些电影?还有一个好消息超多观影福利来了!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跨行业、跨部门联动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打出促进消费...

  • 何以中国 - 探寻书坊乡的千年文脉
    何以中国 - 探寻书坊乡的千年文脉

    央广网南平4月23日消息(记者罗晓英)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这片被誉为“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土地上,千年墨香依旧袅袅升腾,建本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近日,记者走进建本文化的发源地——建阳区书坊乡,踏上了一场探...

  • AI动态海报|古人读书有多“卷”?先贤的读书攻略请查收!
    AI动态海报|古人读书有多“卷”?先贤的读书攻略请查收!

    谈起“读书”,我们会想到什么?是耳熟能详的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家喻户晓的故事?读书,是修养,更是一种习惯。古往今来,读书文化的种子不停播撒。从竹简芸签到电子屏幕的方寸之间,我们从书中获取了无尽的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