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为媒 《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专题展在沪揭幕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陈笑颜 许婧)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下称:上外语博馆)与中国文字博物馆17日在上海共同举行了《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专题展开幕式暨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以汉字为媒,架起连接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

《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专题展主要分“何以为家、何以为国、家国相依”三大篇章,解码汉字中蕴含的家国密码,主办方期待展览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汉字语言的魅力、领略到家与国的深沉与厚重。

回顾了过去两年上外语博馆同中国文字博物馆合作的诸多成果后,上外语博馆副馆长孔令涛说,本次展览是双方又一次密切合作,旨在深入解读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弘扬家国情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煜坤说,本次展览旨在展示汉字独特的表意系统和美学价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唐煜坤期待继续与上外语博馆深化合作,推动汉字文化的研究,让古老的汉字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上外语博馆馆长王雪梅希望进一步加深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进一步拓展海外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文的国际推广。

当天,中国文字博物馆杨军辉研究员带来专题讲座《文字证史,文字记史》,通过解读甲骨文的演变密码,揭示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古文字体系的生命力。杨军辉说,“甲骨文不仅是占卜的记录,更是先民对天地万物的认知图谱。”

4月17日,《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专题展开幕式暨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在“对话留学生”环节中,多位留学生分享了自己与中文结缘的经历。 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  在“对话留学生”环节,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王泽分享了他与中文结缘的经历:他从绘画中衍生了对汉字的喜爱,将其视作一种艺术,并在父亲的鼓励下更深入地学习中文。来自埃及的留学生马晓玫说,自己11岁时就对中文产生了兴趣,着迷于中文的历史和文化,她对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相似性感到惊叹不已。(完)

相关文章
  • 总票房突破30亿!暑期档电影迎来动画盛宴 20部影片每周上新→
    总票房突破30亿!暑期档电影迎来动画盛宴 20部影片每周上新→

    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2日13时51分,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亿。作为每年暑期档的生力军类型,今年的动画电影尤其热闹,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片上映,目前已有约20部中外动画电影定档。国产动画影片中,既有经典IP新作续作,也有全新原创故事,可以满...

  • 遇见非遗丨桑木琴音飞出南疆小村
    遇见非遗丨桑木琴音飞出南疆小村

    7月11日清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弥漫着桑木的清香。村民努尔冬·司马义蹲在院角,手掌抚过一段桑木切面,上面的年轮如同唱片纹路。他正用锉刀细细打磨一把弹拨尔的琴颈,木屑簌簌落下。良久,他缠绕好琴弦拨弄,“听,这个声音才对。”...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天在山东曲阜开幕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天在山东曲阜开幕

    今天(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开幕。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等6个分议题,开展文明交流和对话,共同探讨不同文明和谐...

  • 游击健儿逞英豪
    游击健儿逞英豪

    前沿阵地上的新四军战士。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供图八路军115师骑兵向前线进发。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游击队员隐蔽在青纱帐中伺机杀敌。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全国抗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侵略者气焰嚣张,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 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再临三亚 搭建全球飞盘青年交流舞台
    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再临三亚 搭建全球飞盘青年交流舞台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将于7月12-13日在三亚大东海沙滩正式开盘,一场汇聚全球顶尖选手的飞盘盛宴正愈发临近。这是该赛事第二次落地三亚。本届赛事在去年精彩呈现的基础上,全面扩容升级,彰显三亚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劲势能。值得一提...

  • 这名美国退役陆军中校为何往来“飞书”580余封中国“寻亲”?
    这名美国退役陆军中校为何往来“飞书”580余封中国“寻亲”?

    “罗教授,在你的研究中,你确定了14号机组飞机坠毁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吗?”“马西亚先生,询问了广丰当地人员和查阅档案,14号机坠落地经纬度是东经118°10′,北纬28°32′。”……2008年10月25日,罗时平与托马斯·马西亚在一次活动上相遇。受访者供图  这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