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就事论事”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研究生不仅是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更是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基。然而,攻读学位过程中的学业负担与心理压力,以及教育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势严峻等易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交织,使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开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院长俞国良长期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团队在近期研究中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从海量文献中抽丝剥茧,共检索中英文文献1039篇,按标准纳入83篇,涵盖54010名研究生样本,深入剖析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全貌。
研究显示,教育投资、社会文化发展等宏观因素对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但焦虑、抑郁等问题仍根深蒂固。对此,俞国良呼吁突破“头痛医头”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应对,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筑牢防线。
心理健康问题呈阶段性波动
研究发现,中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从时间维度观察,1998年至2022年间,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问题虽有略微下降趋势,但阶段特征明显,2010年前后成为关键转折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先降后升,且强迫症状上升尤为突出。
研究还发现,性别与学段差异显著:男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整体呈下降态势,但焦虑下降幅度较小;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下降幅度较大,尤其在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问题上;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下降幅度高于硕士生,但后者改善进程更为缓慢。
教育投入与社会发展成关键影响因素
俞国良指出,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静态的、个体或人际层面的考察,更为宏观的社会因素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在挖掘影响因素方面,俞国良团队突破传统局限于个体或人际层面的静态考察,将目光投向更为宏观的社会因素。结果显示:高校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培养院校规模及教育经费投入,与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问题呈显著负相关;科研论文产出、教育就业人数及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亦对缓解焦虑、抑郁等有积极作用。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文化发展,是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俞国良指出,社会服务的完善可有效减轻研究生心理压力。
短期改善与长期挑战并存
基于ARIMA模型预测,未来五年研究生抑郁问题将持续下降但幅度收窄,焦虑问题则可能呈现“先降后稳”趋势,二者发生率仍高于2011-2021年水平。研究警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多数心理问题的预测模型拟合度较低,揭示其演变可能呈现长期波动性,需警惕非线性风险。
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俞国良指出,目前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亟需转变现状。他强调,应对策略应基于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及潜在风险的精准把握,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从宏观层面看,需整合教育与其他社会服务系统,凝聚全社会力量协同应对。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在深入了解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和行动方案,积极应对未来挑战。(完)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