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300℃到800℃里烙出一张中国画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 点击:

烙画又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烙画使用特制烙笔,在竹木、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021年,烙画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南阳烙画保护中心,南阳烙画的传承人和烙画师傅们正在忙着创作丝绢烙画长卷《古城正月》,它长45米,是近年来,烙画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

  烙画师 闫贵海:它体现了社火从化妆、表演到结束整个过程,人物众多,有600多个人物。我们采用了南阳烙画的独特的皴法,比如雨点皴、平皴还有线皴等。

  南阳烙画起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南阳烙画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通过一支烙笔在竹木、丝绢、宣纸等材料上勾划烘烫,用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颜色,来呈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效果。

  南阳烙画代表性传承人 李哲:烙画借鉴了中国画的元素,中国画讲究的是勾、皴、点、染,而烙画核心技艺是勾、皴、点、烘。在烙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三度,落笔的温度、按压的力度和运笔的速度。这三者是相互影响,在烙制过程中不断变化的。

  在300℃到800℃的高温下,烙画的烘色,处处都需三思而行,尤其是丝绢和宣纸,稍不注意便会整张作废。

  南阳烙画传承人 曹艳红:越是刻画最精细的地方,越是需要低温。比如说烙人物脸上的线条,还有一些阴影部分,都是屏着呼吸画的。

  无论是线条还是明暗,细微之处的刻画,烙画师不仅要掌握绘画技艺,同时还要精准掌握烙笔温度,烙制时间的把控等技巧。烙画创作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近年来,烙画的创作上还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南阳烙画传承人 马静徽:在选择题材上,我们会选择更多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动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传统的南阳烙画以平面为主,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立体形式,融入更多的光影效果等等现代元素。

  大到屏风、壁画,小到茶具、摆件等工艺品,烙画不断在艺术和实用性相融合上做探索和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烙画技艺,当地深入挖掘南阳烙画的历史文化内涵,举办烙画作品展、烙画技艺培训班等活动,同时还与当地高校合作开设烙画专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热爱这一传统手工艺。

  河南省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于森:通过政府补贴、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烙画事业,传承烙画技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非遗的创造性转化路径,让南阳烙画真正成为可触及、可体验、可传承的文化符号。

(总台央视记者 邓琦 河南台)

相关文章
  • 持续更新!第20届华表奖获奖名单公布中
    持续更新!第20届华表奖获奖名单公布中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获奖名单陆续公布中: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张译(《三大队》)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惠英红(《我爱你!》)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蔡涛、廖拟(《无名...

  •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风筝,古称“鸢”,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工艺中的文化印记↓↓↓日前,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爱好者以天...

  • 国产影片活力迸发 大家说最爱这几部
    国产影片活力迸发 大家说最爱这几部

    最近几年看过的国产影片里哪些让您觉得很有共鸣、印象深刻?看看大家怎么说↓为观众奉献有时代气息、生活质感、创新探索的优秀国产影片,是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联合大数据机构,梳理最近十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前20名,对现实题材影片数量和票房进...

  •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超多观影福利手把手教你领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超多观影福利手把手教你领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7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251.38亿元居全球第一今年,你都看了哪些电影?还有一个好消息超多观影福利来了!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跨行业、跨部门联动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打出促进消费...

  • 何以中国 - 探寻书坊乡的千年文脉
    何以中国 - 探寻书坊乡的千年文脉

    央广网南平4月23日消息(记者罗晓英)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这片被誉为“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土地上,千年墨香依旧袅袅升腾,建本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近日,记者走进建本文化的发源地——建阳区书坊乡,踏上了一场探...

  • AI动态海报|古人读书有多“卷”?先贤的读书攻略请查收!
    AI动态海报|古人读书有多“卷”?先贤的读书攻略请查收!

    谈起“读书”,我们会想到什么?是耳熟能详的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家喻户晓的故事?读书,是修养,更是一种习惯。古往今来,读书文化的种子不停播撒。从竹简芸签到电子屏幕的方寸之间,我们从书中获取了无尽的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