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父母教养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中新网5月8日电(记者 石睿)“原生家庭”近年来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词,那些藏在家庭互动里的教养细节,究竟如何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开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院长俞国良长期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揭示了父母教养行为的“隐秘力量”——父母对子女的爱与照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幸福感“基石”;令人警醒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忽视与冷漠,甚至比过度控制、体罚辱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具伤害性。
父母教养行为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采用了三水平元分析和相对权重分析方法,深入考察了父母教养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对重要性。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获取文献16,062篇,按标准纳入155篇,共123,917名被试。
俞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教养”不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家庭情感氛围,也指父母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做出的特定的、具体的行为,如关爱、惩罚等,这些教养行为可能是目标导向的语言或行动,也可能是非目标导向的,如手势、情感的自发性表达等。
研究涉及的父母教养行为主要包括六类,一是温暖关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接纳、鼓励和爱意的表达;二是行为监控,指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如适当的引导、有效的纪律设置等;三是自主支持,指父母对子女独立性、自主性的尊重和培养;四是严厉惩罚,指父母对子女过度的批评与惩罚,如敌意、辱骂、体罚等;五是拒绝放任,指父母爱意的缺乏以及在子女生活中的缺席,如拒绝、否定、冷漠以及疏于监督等;六是过度控制,指父母对子女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过度侵入,如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心理控制等。前三者为积极教养行为,后三者为消极教养行为。
孩子心理健康选取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指标,选取抑郁、焦虑作为消极心理健康状态的指标。以此考察上述六类父母教养行为对孩子积极、消极心理健康的影响。
“温暖关爱”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保护因素
研究发现,三类积极教养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排序为:温暖关爱、自主支持、行为监控,三类消极教养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排序为:拒绝放任、过度控制、严厉惩罚。
“温暖关爱”对孩子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其解释率在三类积极教养行为中最高,为70.05%,俞国良指出,这意味在父母教养行为中,“温暖关爱”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保护因素。
自主支持能够促进孩子的积极发展,解释率为25.00%;“行为监控”对孩子心理健康也具有积极影响,但其解释率在三类积极教养行为中最小,仅为4.95%。
俞国良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具体的教养实践中,父母行为监控的水平和质量可能超出了“有效”的范围,对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威胁,部分抵消了行为监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二是“行为监控”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其他调节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充分发挥行为监控的积极作用需要其他条件作为支持,例如温暖关爱。
“拒绝放任”比“严厉惩罚”对孩子心理健康危害更大
研究显示,“拒绝放任”对孩子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其解释率在三类消极教养行为中最高,为55.77%,意味着“拒绝放任”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过度控制”、“严厉惩罚”解释率分别为22.12%、22.11%,对孩子心理健康均具有消极影响。其中,“严厉惩罚”解释率在三类消极教养行为中最小,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
一方面,高水平的“严厉惩罚”行为将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增加其耻辱感体验,与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相关;另一方面,“严厉惩罚”可能是其他风险因素作用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俞国良指出,以上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和家庭干预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教养行为不一定是精密设计的固定程序,而应是带有温度的条件反射。
“多一次俯身的倾听,少一次否定的冷漠;多一份放手的勇气,少一重控制的枷锁;多一场适当的引导,少一回激烈的惩罚。”俞国良告诉记者。(完)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