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巨变中的洞庭长歌 长篇小说《洞庭人家》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作家出版社、湖南省作协、湖南省文联联合主办的“长篇小说《洞庭人家》作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由作家余红创作的长篇小说《洞庭人家》以宋家三代人的命运为轴,串联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洞庭湖区的产业转型、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边的宋家三代人经过艰苦创业,带领乡亲们锐意进取,绘就洞庭湖区乡村振兴新画卷的故事。
长篇小说《洞庭人家》。主办方供图 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当日表示,作品“以微观叙事撬动宏观历史”,主人公宋明泽从退伍军人到企业家的蜕变,既是民营经济突围的缩影,更折射出“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认为,作为《洞庭人家》的灵魂人物,宋明泽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奋斗者,他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发展紧密交织,在洞庭湖区变革的浪潮中彰显出湖区改革者的理想主义色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认为,宋明泽兼具军人的果决与企业家的谋略,其经历“写透改革阵痛中的理想坚守”;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则聚焦结构设计,称“以小家带大家”的叙事策略“有效平衡了时代进程与人性深度”;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高度肯定作品“完整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全貌”,认为宋氏家族“危难时拧绳,辉煌时共担”的凝聚力,既是家风传承,更暗合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精神内核。
作品对洞庭风物的描摹引发热议。《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评价《洞庭人家》以“血肉相连”的创作视角,将作者对洞庭湖的深情注入文本,使地域风物成为呼吸般自然的存在。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认为作品具有“忠勇传家”的古典叙事结构,印证传统文化母题在当代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特别赞赏宋家群像与改革进程的深度互文,认为“家族史即时代史”的书写模式为山乡巨变题材提供了创新性样本。
《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以完成了一次“纸上还乡”概括此番阅读体验,盛赞“晒月亮”“渔歌号子”等意象“激活楚文化基因”,指出宋家三代群像与改革浪潮的共振,称其“以一家之变写一域之进”,为新时代乡土文学注入历史纵深与人文温度。
作者余红坦言,此番五年创作是对家乡的深情反刍,“宋家人的故事脱胎于身边人的生命历程,湖区百姓从最初的艰难困苦到小康生活,再到新时代的各种变化。从最初的人与自然和谐,到中期为了经济发展被迫牺牲自然,再到后期的拯救自然。意味着现代乡村在经历了工业化革命后,人们内心的觉醒。”(完)
-
在戛纳,他们集体点赞中国电影
当地时间5月24日,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幕。总台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人,包括发行人、影评人。他们如何评价中国电影?戳视频,看他们怎么说。法国资深电影发行人鲍里斯·普格尼特:中国的电影制作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无论是在艺术性还...
-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小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让我们一起领略小满节气的自然魅力与文化内涵。“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到了小满,南方地区雨水明显增多,江河渐满。北方地区冬小麦等夏收作物的籽粒也逐渐饱满,趋向成熟。“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
文博会开启第三个十年 看文化与科技在这里相映生辉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文简称“文博会”)在广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这里,大家可以一站式遍览中国千城风情,全球各地风土。在这里,文博会不单是打开一扇感知中国的文化窗口,更能从这里开启文化交流互鉴的探索之路...
-
文化中国行·小满|万物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
夏木茵茵,雨浣山青节气的篇章悄然翻至小满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气也蕴含着中国人“小满胜万全”的哲学小满是孕育希望、蓄势绽放的时光满,在南方指雨水之丰盈水稻栽秧、渔工俱足、龙舟竞渡每一场雨都是自然对生命的祝福在北方则指小麦籽粒开始饱满从岭...
-
文化中国行丨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还乡”
每年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这一天,湖北随州都会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仪式来迎接海内外同胞回乡。炎黄子孙齐聚炎帝故里,既是“身体的还乡”,更是“精神的还乡”。人们身着汉服,击鼓鸣钟,以传统礼乐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视频:文化中国行丨...
-
王楚钦球拍受损,问题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
日前,2025年国际乒联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在进行。然而就在当地时间5月19日举行的混双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前检测环节出现受损情况,只能使用备用球拍出战。这是继去年巴黎奥运会主板球拍被踩断后,王楚钦的球拍在大赛上再一次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