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安机关公布2024年度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3日电 (陶拴科 杨梦晴)新疆公安厅13日举行新闻通气会,公布新疆公安机关2024年度打击经济犯罪和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串通投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在众多案例中,一起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尤为引人关注。阿勒泰市公安局查明,某贸易公司通过虚构货物购销合同和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3600万元。最终,16名涉案人员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一起串通投标案,涉及多个工程公司。调查显示,王某等人操纵65家公司,通过贿赂公职人员获取标底,在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围标串标,非法获利超过5000万元。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严厉判决,四名主要嫌疑人分别被判刑2年至4年六个月。
此外,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还查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未经许可,通过P2P平台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募集资金,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这一案件引发公众对金融行业合规经营的关注,13名相关人员被判处3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其他案件还包括涉嫌保险诈骗、合同诈骗、伪造货币等。公安机关通过打击违法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奠定了基础。
新疆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政委郑志刚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大打击经济犯罪力度,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完)
- 上一页:山西检察机关依法对任晓华决定逮捕
- 下一页: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我国钻井技术获“数智”突破 “硬核”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推动我国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可为地下近...
-
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发布公告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发布公告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已经庆祝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授权公告如下:一、徽标图样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是由五星红旗延展出的飘带与格桑花瓣环构成的数字“60”造型。飘扬的五星红...
-
102岁医生分享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原来这么简单!
追求健康长寿,成为一名“百岁老人”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百岁老人”,大多数人知之甚少。一位102岁的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很多人却没做到!这位医生名叫约翰・沙...
-
焦点访谈|如何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题?各地中小学创新探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科学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教育,中小学生是关键。今年初,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
-
揭开防晒化妆品的“迷雾” “防护”还是“防晒”?
每周质量报告丨揭开防晒化妆品的“迷雾” “防护”还是“防晒”?炎炎夏日来临,防晒化妆品迎来销售高峰。不少商家打出“防护+修复”的宣传口号,声称产品既能防晒,又能美白修复。然而,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却发现,这些所谓“多效合一”的产品,其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