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困境难以言说?看见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慢性失眠、对周遭世界兴致索然、厌学、人际关系紧张……这些看似“叛逆”的行为表象之下,实则是青少年难以言说的心理困境。心理专家指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有着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等因素冲击下,或遭遇突发事件后,极易出现“心灵感冒”。若这些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疏导干预,很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心理危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
别让“心灵感冒”悄然蔓延
看见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焦虑抑郁门诊看到,候诊队伍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初中生罗谊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每天凌晨3点就会醒来,对学习丧失兴趣,也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只有在自己的房间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睡眠障碍专科主任谭立文表示,近年来,医院接诊患有失眠障碍的学生有所增加,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情绪,还有学生直言“经常和父母吵架”。“这些现象无不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被看见。”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丽萍指出,部分家长误把孩子的情绪波动当作“青春期叛逆”,有的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单向说教替代平等沟通,有的更用“别人家的孩子”这套说辞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种忽视孩子心理需求的教育方式,让家庭从温暖的避风港变成了压力源,导致孩子要么通过激烈争吵宣泄情绪,要么选择沉默自我封闭。
在校园环境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受访人士指出,个别教师重视课堂纪律和考试成绩,对学生上课走神、作业敷衍等行为多进行简单粗暴地批评惩罚,却忽视了这些行为有可能导致孩子抑郁、焦虑等后果。孩子找不到情绪宣泄的出口,就可能把烦恼深埋心底,或在网络世界寻求慰藉。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性格变化和持续两周以上的异常行为,老师就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带孩子到医疗机构进行心理评估,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治疗’,而是全员参与的‘浸润’。”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美姿对半月谈记者说,只有让每个教育环节都渗透心理关怀,才能真正实现“育心”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守护
构建多维心理支持网络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访专家建议,构建家庭、学校、医院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筑牢心理防护网。
家长要实现从“控制者”到“倾听者”“共情者”“陪伴者”的转变。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指出,部分家长不尊重孩子隐私,随意翻看日记、粗暴干涉社交,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家长应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以共情式沟通走进孩子内心,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主动敞开心扉。
医教协同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医教协同模式,将专业医疗资源引入教育系统。例如,湖南省脑科医院定期派遣心理医生到学校开展心理辅导;长沙所有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建设心理咨询室。
作为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向全体师生、家长开放心理咨询室,提供沙盘治疗、情绪宣泄等专业服务,并开发家校共育手册,指导家长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信号,构建家庭心理支持系统。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德育课程,开发“菜单式”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除了常规的心理课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如心理讲座、情景剧表演、手抄报比赛、心灵树洞、心理游园会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结合足球、武术、舞龙等学校艺体特色项目,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创新心理教育举措。
家校共育呵护学生心理健康不能流于形式。赵丽萍建议,除了整合医疗和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还需安排心理医生定期进校园筛查。对需要干预的学生,由校园心理老师、医院专家和家长三方联动,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对确诊心理疾病的学生,医院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并指导学校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提供包容环境。
回归教育初心
守护青少年心灵成长
教育是育人,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考试机器”。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比成绩排名更珍贵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中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教授表示,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摒弃以“分数排名”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避免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异化为“不让孩子有喘息时间”。
当家长学会倾听、教师懂得陪伴、医院与学校实现无缝对接时,当整个社会为每个孩子的独特成长喝彩时,才能真正筑牢心理健康防线。这不仅是为了预防“心灵感冒”,更是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在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塑造包容的心理文化,需要打破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理支持网络。赵丽萍强调,从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干预”到高中的“升学压力疏导”,从单亲家庭的“特殊关爱”到留守儿童的“云端陪伴”,青少年成长的每个关键节点,都需要精准的心理呵护。
半月谈记者:帅才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
我国钻井技术获“数智”突破 “硬核”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推动我国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可为地下近...
-
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发布公告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发布公告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已经庆祝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授权公告如下:一、徽标图样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是由五星红旗延展出的飘带与格桑花瓣环构成的数字“60”造型。飘扬的五星红...
-
102岁医生分享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原来这么简单!
追求健康长寿,成为一名“百岁老人”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百岁老人”,大多数人知之甚少。一位102岁的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很多人却没做到!这位医生名叫约翰・沙...
-
焦点访谈|如何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题?各地中小学创新探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科学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教育,中小学生是关键。今年初,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
-
揭开防晒化妆品的“迷雾” “防护”还是“防晒”?
每周质量报告丨揭开防晒化妆品的“迷雾” “防护”还是“防晒”?炎炎夏日来临,防晒化妆品迎来销售高峰。不少商家打出“防护+修复”的宣传口号,声称产品既能防晒,又能美白修复。然而,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却发现,这些所谓“多效合一”的产品,其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