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行车隐患多,安全驾驶有诀窍
夏季行车隐患多,安全驾驶有诀窍(服务窗)
春去夏至,不少地区高温天气即将“登场”,降雨也趋频繁,闷热的天气容易让人疲倦犯困、心情烦躁;突如其来的降雨,导致道路湿滑,暗藏车辆侧滑、失控风险。夏季如何确保行车安全?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细河大队大队长邢军建议:
驾驶员如果感到困倦,应尽快到服务区或安全地带停车休息;应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不要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应超过2小时;稍感疲劳时,可把空调温度适当降低或打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开车时可以小幅度调整坐姿,或到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同时,要警惕爆胎风险,做好车辆维护。车辆爆胎是夏季行车的一大隐患,日常勤检查维护至关重要。平时要养成定期检查轮胎的习惯,一旦在高速公路上遭遇爆胎情况,务必保持沉着冷静,松开油门踏板,遵循“轻踩刹车、缓打方向、平稳降速”的原则,切忌猛打方向盘或猛踩刹车。成功降速后,及时将车辆靠边停放,同时立即开启双闪警示灯,然后迅速报警求助,并在来车方向至少150米处摆放三角警示牌,车内所有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除了关注轮胎状况,夏季还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冷却液、刹车系统,确保车辆散热功能正常。由于夏季空调使用频繁,若发现制冷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添加制冷剂,如果没有制冷效果,雨季的时候,前挡风玻璃容易起雾,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同时,根据驾驶条件,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空调系统,并在夏季和冬季换季时进行深度清理,这不仅能保障制冷效果,还能避免细菌滋生,从而为驾乘人员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
降雨会使路面变得湿滑,大幅降低轮胎附着力,车辆制动距离较平时明显变长,侧滑、失控风险剧增。此外,雨水会附着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后视镜等部位,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
因此,雨天行车时,务必降低车速,平稳轻踩刹车,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急打方向,要与前车保持更长的安全车距。根据降雨强度和路面实际状况,合理开启车辆尾灯、示廓灯、近光灯等,确保自己能看清路况的同时,也让其他车辆和行人及时知晓自己的行车动态。若行车途中车窗起雾,应迅速开启空调除雾功能。驾车经过积水区域时,要提前进行观察。确定水深能够通过,然后再以尽量低的速度通过涉水区域,以免发动机进水,或者因水花溅起遮挡视线,影响安全驾驶。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冒险涉水。若不得不涉水,行车时要保持低速,匀速行驶,并与前后车保持安全距离,切勿在水中停车、急打方向盘或是在水中快速行驶。(人民日报 记者 刘洪超)
-
快卸载这三个软件!已经有人被骗,账户余额全被转走
一条警方紧急提醒日前冲上热搜“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这些App都是诈骗软件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65岁阿姨账户内余额全被骗走“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
-
足不出户仍然可能中暑 警惕这些高温防暑误区
中央气象台7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其中,重庆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中南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这么热的天,防晒帽子戴得越严实越好?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洗冷水澡降温快?一起来看看关于高温防暑的误区...
-
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
央视网消息:目前,一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热浪正在影响我国,多地热到破纪录。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来看专家的解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高温病”也成为夏季健康的...
-
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西藏尼玛县震撼上演,点亮文旅新画卷
“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上,上演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中新网7月17日电 近日,在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一场极具开创性与震撼力的文旅盛宴——“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暨尼玛县首届夜市盛大启幕。与此同...
-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下午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5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6度、东经12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
-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来了 解锁你的夏日微醺指南
中国天气网讯 三伏天临近,各地高温预警持续拉响,连日来华北至华南大部持续酷热,河北南部、河南、重庆等地局部甚至突破40℃。今日(7月18日)起中东部高温略有缓解,但华北南部至华南周末仍难逃暑热。中国天气发布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小酌一杯解夏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