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息 短期理财产品受青睐

2025年05月25日 来源: 点击: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定存利率迈向“1”时代。“降息潮”之下,银行理财作为“存款替代”的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众多储户开始重新审视闲置资金的投向,将目光转向收益表现较好、风险相对适中的短期限理财产品。但需要关注的是,理财产品并非存款,投资者要做好风险评估,不能简单地将理财收益与存款利息作对比,更不能把理财产品当作存款的替代品盲目配置。

储户焦虑存款利息“缩水”

在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5月21日—22日,包括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至此,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调整完毕。

下调后,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已低于1%。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储户也开始重新思考闲置资金的投向。

55岁的马女士称,她原本想将30万元资金存为三年期定期存款,降息前实际执行利率能达到2.15%,三年存入利息约为19350元,而降息后的利率直接跌至1.75%,三年利息直接减少了3600元。“这点钱看着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也不是小数目,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该如何打理这笔钱。”马女士说道。

有同样烦恼的储户不在少数,退休教师吴阿姨,每月退休金除了日常开销,剩余的钱一直都存定期。原本她有20万元资金计划存五年,现在利率降到2%以下,利息收益大打折扣。在杭州工作的白领陈磊(化名)为了筹备买房首付,一直在努力存钱。她将积攒的40万元存款存为定期,本想着能多攒点利息,可如今有了新变化,“买房本来就压力大,现在利息减少,感觉离目标又远了一步”,如今,陈磊开始关注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想要寻找新的资产配置方向。

理财经理:部分客户需求转变

从以往的规律来看,每一次存款利率下调,都会引发“存款搬家”现象,储户的情绪也直接传导到了银行理财端。

“存款利率下调后,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多了,”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推荐理财产品,客户大多兴趣寥寥,现在主动询问理财产品的人越来越多。”

咨询过程中,这位理财经理推荐了几款产品,都具有期限短、低波稳健的特质。以一款每日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例,投资者可以自由进行申购、赎回操作,产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2.09%,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47%。

将利率表现直接对比来看,短期限理财产品相较于存款存在一定优势,不过需要关注的是,理财并非存款。上述理财经理提醒称,“理财产品的收益会根据市场波动,比如债券市场利率变化、信用主体违约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产品净值下跌,投资者还是要做好风险评估,不能简单地将理财收益与存款利息作对比,更不能把理财当作存款的替代品盲目配置”。

另一家银行理财经理也称,“目前前来咨询的客户中,有很多人对理财产品感兴趣,大家普遍关注产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希望在获取一定收益的同时,能随时支取资金。我们也在近期加大了短期限理财产品的推广力度”。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短期限理财产品具有诸多优势,这类产品通常聚焦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债券、银行存款等稳健资产,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风险相对较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健的收益。

短期限理财成“香饽饽”

储户需求的转变,直接反映在理财市场的规模变化上。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理财市场在4月、5月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截至5月中旬,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1万亿元大关。在对后市的预测以及投资建议中,多家理财公司也给出了建议。

农银理财表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降联动存款利率下调,债券资产比价优势凸显,利好存单、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等短债资产。利用短期内债券资产的比价效应,优先布局以存单、短债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

华夏理财称,在存款利率与LPR“双降”背景下,居民部分资金配置有望转向银行固收理财,叠加债市性价比提升,尤其中短端信用债配置需求或增,债市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可通过精选流动性强、信用风险可控的固收理财产品,把握票息收益与波段交易的双重机会。

短期限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通常以债券打底,从市场波动因素切入,平安理财认为,债市方面,受中美互降关税和风险偏好回升影响,债市近期小幅调整,降息降准后资金中枢下移。短期来看,债市曲线陡峭的确定性仍较高,但短端更大幅度的下行仍需等待大行配置力量的入场。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建议,当前,多数投资者或仍以配置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为主,可关注投资期限较短、申赎灵活性较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进行日常流动性资金管理;对于长期闲置资金,可关注投资策略稳健的长期限封闭式固收类产品,挖掘资产长期价值。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相关文章
  • 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运输总周转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国际航线表现亮眼。4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其中,国内航线完成8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2%;国际航线完成49.3亿吨公里,...

  • 可承包27万户家庭用电 中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有多牛?
    可承包27万户家庭用电 中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有多牛?

    今天,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投产,这是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宝池储能站位于我国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前4个月外贸成绩亮眼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前4个月外贸成绩亮眼

    近一段时间,我国前4个月各经济区域外贸数据出炉,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依托各地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外贸成绩各展所长。今年前4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2.85万亿元,增长5.4%,占广东整体进出口总值的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

  • 5148.3万件、1432.6亿元,补贴购新消费火热!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
    5148.3万件、1432.6亿元,补贴购新消费火热!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

    央视网消息:记者5月23日从商务部了解,截至5月22日,已经有4884.4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148.3万件,带动销售1432.6亿元。从购新数据看,在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政策带动下,假日消费更加火热。春节、清明节、“五一”期间,售价6000元以下手机日均销售额较...

  • 从机械工具到数字伙伴 人工智能正进入next level
    从机械工具到数字伙伴 人工智能正进入next level

    随着大模型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体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从初创企业到科技巨头纷纷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体。2025年,智能体这一新兴技术正经历从“工具”到“生命体”的质变。在不久前上海举行的这场创新科技大会上,...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各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