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职业身份证”,长期照护师专业化之路能否走得更顺?
有了“职业身份证”,长期照护师专业化之路能否走得更顺?
专家建议,强化政策激励,提升职业吸引力,推动构建养老照护生态系统
阅读提示
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日前,长期照护师被纳入国家职业标准,开启养老照护专业化转型。虽然有了“职业身份证”,但部分从业者持证热情并不高。对此,专家建议,强化政策激励,提升职业吸引力,推动构建养老照护生态系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正在很多家庭中上演,人们对于专业化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当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难以为继,如何为这些特殊群体及其家庭纾困?
4月19日,江苏举行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81人通过考核。首批持证者职业前景初显吸引力,但基层护理员存在考证意愿分化等问题。面对更加精细化的职业技能要求,从业者将迎来哪些改变?普通护理员成长为长期照护师,还有哪些路要走?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有了“职业身份证”
5月28日下午5时30分许,江苏南通海安市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长期照护师王汝芳像往常一样,上门为7位老人完成生命体征测量、翻身拍背、血糖检测、洁面洗发及排泄护理等系列照护工作。
一个月前,王汝芳拿到了编号“000001”的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感觉考试还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在实操环节。”王汝芳表示,相较此前养老护理员的考核内容,长期照护师则更规范,自己的操作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友好托养中心长期照护师沈小小同样是首批持证的长期照护师之一。“在了解到现在社会中失能老人数量较多,而专业性人才却十分稀缺后,我觉得学习掌握这一新工种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考试后,05后的沈小小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藏着许多细节。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是照顾不好老人的。”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沈小小不仅在实习期间就实现了工资从3000元涨至5000元的“飞跃”,还收到了身边不少人羡慕的目光。“最近总有阿姨来问我怎么报名,证书难不难考。”将于今年6月毕业的沈小小对未来充满期待,“之前觉得学门技术能赚钱吃饭就行,现在对未来开始有规划了,一步步考中级、高级,再向管理岗晋升。”
“长期照护师被纳入国家职业体系,是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杏果表示,经过国家认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赋予了劳动者明确的“职业身份证”,有助于提高长期照护者的专业化水平,推动长期照护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从业者考证热度冷热不均
这些天,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长期照护师雷小精总是向同事打听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的消息。“虽然目前北京还没开考,但我一直在关注考试动态,前几天还专门找我们负责家庭医疗和护理培训的护士长问过。”雷小精表示,如果能通过考试,可以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带来提升与认证,日后给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老人和家属更放心。
在雷小精看来,长期照护师对从业者的技能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相较于普通养老护理员,长期照护师更多面向重度失能人员,需要做一些要求更高的特殊护理,更强调管饲、留置胃管、尿袋、尿失禁等护理操作,且长期失能的老人往往特别缺乏陪伴,很多老人会有焦虑的症状,我也希望能够以更专业的疏导方法为老人带来心理上的照护。”雷小精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副所长窦学伟表示,任何一种职业的规范化与长远发展都离不开技能等级认证机制的不断完善。对于潜在的从业者来说,长期照护师纳入国家职业体系为其明确了职业准入门槛、能力习得方式和职业发展空间。
然而,与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从业者不同,家庭养老护理员对考证并不热衷,而是在现实层面有更多考量。
来自河北保定的养老护理员黄灵从业已有16年,她向记者坦言,劝退她参加考试的一大因素是考试培训费和中介费。“我们这行主要靠实操经验积累,客户对我的服务满意会主动介绍新顾客,我不想被中介抽成。”黄灵说。
此外,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发现,了解长期照护师的养老护理员并不多,他们往往只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起居照料,而专业护理需要交给护士负责。
提高证书含金量
“通过从业者对考证冷热不均可以看出,当前职业技能水平与技能等级认定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这既源于市场对技能等级证书认可度不足,也与行业未强制要求持证上岗有关,更深层次则折射出市场的不规范、不成熟。”对此,窦学伟建议,推动技能等级与单价档次挂钩,设立统一市场供需平台,改变口口相传的市场评价体系,帮助技能高、口碑好的从业者挖掘获客渠道。
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指导各地加快推进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为提高从业者的考证积极性,李杏果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该项证书的社会认知度、市场认可度。此外,推动提升证书含金量,使持证者相比非持证从业者,在就业机会、薪酬方面能显示出优势,并强化对相关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
“在培养培训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培训内容的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应侧重实操,将文化知识理解能力较差但实际操作水平较高的从业者吸纳进来,弥补我国当前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的较大缺口。”窦学伟说。
5月8日,人社部正式公示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加上此前已经存在的长期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近年来,养老服务这片“蓝海”不断涌现新的职业。
“我国养老照护行业职业类型的快速细分,既是回应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养老服务从粗放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的重要标志。”李杏果强调,尽管职业细分成效初显,仍需关注区域标准差异、职业边界模糊、社会认同不足等问题。
对此,李杏果建议,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职业标准统一,强化政策激励,提升职业吸引力,最终推动构建“精准识别需求—高效供给服务—持续提升质量”的养老照护生态系统。
本报记者 姜雨晴 《工人日报》(2025年05月30日 05版)
-
快卸载这三个软件!已经有人被骗,账户余额全被转走
一条警方紧急提醒日前冲上热搜“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这些App都是诈骗软件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65岁阿姨账户内余额全被骗走“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
-
足不出户仍然可能中暑 警惕这些高温防暑误区
中央气象台7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其中,重庆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中南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这么热的天,防晒帽子戴得越严实越好?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洗冷水澡降温快?一起来看看关于高温防暑的误区...
-
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
央视网消息:目前,一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热浪正在影响我国,多地热到破纪录。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来看专家的解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高温病”也成为夏季健康的...
-
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西藏尼玛县震撼上演,点亮文旅新画卷
“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上,上演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中新网7月17日电 近日,在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一场极具开创性与震撼力的文旅盛宴——“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暨尼玛县首届夜市盛大启幕。与此同...
-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下午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5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6度、东经12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
-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来了 解锁你的夏日微醺指南
中国天气网讯 三伏天临近,各地高温预警持续拉响,连日来华北至华南大部持续酷热,河北南部、河南、重庆等地局部甚至突破40℃。今日(7月18日)起中东部高温略有缓解,但华北南部至华南周末仍难逃暑热。中国天气发布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小酌一杯解夏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