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鹰人库尔马西:半个多世纪的传统文化守望

2025年06月19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8日电(陶拴科)“养鹰,是我们家几代人的传统,也是我一生最喜欢的事。从小我就看到家里养着鹰,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近日接受采访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库尔马西·胡特曼如是说。

1941年,库尔马西出生在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22岁开始跟着父亲驯鹰,成为家族第七代驯鹰人。

新疆驯鹰文化源远流长,是多个民族共同传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的见证。如今,驯鹰已从用于传统捕猎转变为文化符号。

库尔马西·胡特曼在自家草场与鹰亲密接触。陶拴科 摄  熬鹰:野性与耐心的较量

在阿合奇县,驯鹰是一种老传统。小时候,库尔马西有次跟着父亲去山上放牧,翻越陡峭的山坡时发现一个鹰巢,并带回一只雏鹰。

最初的几天,雏鹰对靠近它的人充满敌意。库尔马西并不着急,他知道,驯服野性需要时间,更需要无与伦比的耐心。他日夜守在鹰架旁,轻声与雏鹰说话,试图让它熟悉自己的声音和气息。

夜晚,他强忍困倦,用一根羽毛或小棍轻轻触碰鹰的脚爪,防止它长时间闭眼休息——这是“熬鹰”,让鹰在疲惫中逐渐习惯人的存在,消磨其桀骜不驯的意志。

白天,他会戴上厚厚的皮手套,让雏鹰站在手臂上,骑着马带它去开阔地带适应外界环境。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库尔马西的手臂常常被鹰爪抓得伤痕累累,但他毫不在意。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驯养一只猎鹰,更是在建立一种超越语言的信任和伙伴关系。

经过数月的悉心照料和艰苦磨合,雏鹰终于成为一只合格的猎鹰。它接受了库尔马西的指令,眼神中野性犹存,却多了一份对主人的依赖和默契。

2011年,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新疆阿合奇县举办猎鹰文化旅游节,当地鹰手带着爱鹰展示。陶拴科 摄  “几十年来,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逐步加强,政府设立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驯鹰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库尔马西说。

鹰为伴心自安

驯化后的猎鹰,成了牧民们冬天最亲密的伙伴。每到冬闲时节,库尔马西和学徒们就带着鹰上山,练本领。

盘旋、俯冲,猎鹰的目标是雪地里的野兔。它锐利的目光锁定猎物,迅猛俯冲一击即中。在过去,这样一次成功的捕猎,可能就是一家人过冬的重要食物来源。如今,生活条件改善,捕猎更多成为一种技艺的展示和传统的延续。

对于许多驯鹰人来说,和鹰一起生活,已经成了每天都少不了的事。库尔马西说:“干一天活,哪怕再累,回到家一摸鹰,坐那儿安静二十分钟,心里就舒服了。”

在驯鹰人眼里,鹰不仅是猎手,更像是家人,也是他们生活中最温暖的陪伴。

多年来,库尔马西已经养了10只鹰,“每只鹰都有自己的脾气,先相处,等鹰习惯了人的气味、声音,再教本领。”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通过口头传承,没有文字记载。史诗《玛纳斯》等作品中体现了对鹰的敬畏以及人与鹰的和谐关系。

放归:天空才是归宿

柯尔克孜族人常说:“鹰是家中的一员”,但驯鹰人对鹰并非永恒的占有,而是懂得放手。

按照习俗,猎鹰被驯养五至七年后,会被放归蓝天。这是柯尔克孜族人与鹰之间一个心照不宣、充满敬意的约定。

“鹰是属于天空的,我们只是它生命中的一段陪伴。”库尔马西总是这样对学徒说。在柯尔克孜族人眼中,把猎鹰放回大自然,是对鹰的尊重,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

鹰虽是动物,但也是有感情的。库尔马西回忆说:“有一年我在山里放羊,天突然变黑了,眼看就要下大雨。这时候,一只鹰在我头顶上转圈,慢慢地飞下来,停在我身边。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年前放归的大鹰又回来了。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暖,感觉老朋友来看我了。”

库尔马西把驯鹰习俗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了年轻人,把老一辈口口相传的驯养方法和捕猎技巧都细心地教给了徒弟们。他还努力收集和整理各种鹰的种类及驯养知识,为这项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更加系统的记录。

库尔马西·胡特曼与带着猎鹰放牧。陶拴科 摄  库尔马西说:“作为一名老驯鹰人,我在60多年的时间里,见证了时代的变化。如今,国家对猎鹰的保护越来越严格,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正是在这样的保护下,我们的驯鹰技艺和文化才得以继续传承。”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些年,阿合奇县居民的生活也变了样。以前,大家靠养鹰、打猎过日子,现在日子好了,养鹰已不再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将这项老手艺保留下来。当地还专门成立“猎鹰协会”,给养鹰人员培训、登记,每年还如期举办猎鹰旅游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完)

相关文章
  • 快卸载这三个软件!已经有人被骗,账户余额全被转走
    快卸载这三个软件!已经有人被骗,账户余额全被转走

    一条警方紧急提醒日前冲上热搜“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这些App都是诈骗软件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65岁阿姨账户内余额全被骗走“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

  • 足不出户仍然可能中暑 警惕这些高温防暑误区
    足不出户仍然可能中暑 警惕这些高温防暑误区

    中央气象台7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其中,重庆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中南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这么热的天,防晒帽子戴得越严实越好?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洗冷水澡降温快?一起来看看关于高温防暑的误区...

  • 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
    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

    央视网消息:目前,一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热浪正在影响我国,多地热到破纪录。高温天气下,如何识别和预防“高温病”?来看专家的解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高温病”也成为夏季健康的...

  • 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西藏尼玛县震撼上演,点亮文旅新画卷
    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西藏尼玛县震撼上演,点亮文旅新画卷

    “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上,上演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中新网7月17日电 近日,在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一场极具开创性与震撼力的文旅盛宴——“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暨尼玛县首届夜市盛大启幕。与此同...

  •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下午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5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6度、东经12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

  •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来了 解锁你的夏日微醺指南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来了 解锁你的夏日微醺指南

    中国天气网讯 三伏天临近,各地高温预警持续拉响,连日来华北至华南大部持续酷热,河北南部、河南、重庆等地局部甚至突破40℃。今日(7月18日)起中东部高温略有缓解,但华北南部至华南周末仍难逃暑热。中国天气发布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小酌一杯解夏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