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又传出爆炸声!一场豪赌,五重危局丨国际识局

2025年06月19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6月15日电(记者 魏晨曦)伊朗首都德黑兰,连续三日爆炸声不断;以色列北部等多地,防空警报频响——伊以矛盾正逐渐激化。

两天前,以色列战机突破伊朗防空系统,对纳坦兹等关键核设施发动精确打击,震动中东乃至全球。

当地时间6月13日,以军证实,已发起一场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空袭行动。图为爆炸发生后浓烟升起。  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地时间14日晚称,作为报复,伊朗将在未来数小时内,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破坏性军事打击”。

最新消息显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计划袭击以色列能源设施和炼油厂。与此同时,以方宣布进入“前所未有的紧急状态”。

眼下,伊以冲突正急剧升级,专家警告:这场政治豪赌背后,深藏五重危局。当前局势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压垮地区稳定的那一根稻草。重重挑战之下,中东何时迎来和平?

内塔尼亚胡的“生死时刻”

“我们正处于以色列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面色凝重地说。

“这既是以色列国家安全的关键节点,也是内塔尼亚胡个人的‘政治生死时刻’。”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犀利指出。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突袭行动,不仅打破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内塔尼亚胡政府陷入空前危机。

资料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在以色列国内,民众的愤怒情绪持续发酵。安全系统的重大失职、极右翼盟友要求彻底清剿哈马斯的压力、数项悬而未决的腐败指控,所有这些,都让这位政坛常青树如坐针毡。他必须通过对外强硬来转移矛盾,”董漫远分析道,“打击伊朗核设施,既能展现其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又能讨好国内的鹰派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此次行动,仅“知会”而非“请示”美国。

专家指出,这种微妙的外交姿态背后,反映出美以关系的深刻变化。特朗普政府正急于从中东抽身,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而内塔尼亚胡则坚持“以色列优先”,甚至不惜打乱美国的战略部署。

伊朗的艰难抉择

面对空袭,德黑兰的反应备受关注。伊朗政府正陷入两难:既要展现强硬维护政权威信,又要避免局势失控,危及国内稳定。

“全面战争不符合伊朗的根本利益。”董漫远指出。莱希政府奉行“稳健优先”战略,核心目标是解除国际制裁、改善民生。在这种背景下,伊朗可能的报复,将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重点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同时避免波及民用设施,以减轻国际压力。

但伊朗的报复能力,已今非昔比。

董漫远认为,随着“抵抗轴心”影响力减弱,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崩溃,伊朗失去了在黎巴嫩、叙利亚近距离打击以色列的跳板。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5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出现在哈马市街头。  “现在(伊朗)主要依靠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董漫远说,“手段相当有限”,难以效仿以色列开展高难度的定点清除行动;伊朗的报复强度,将直接取决于以色列此次袭击对其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

“暗影中的战争”

在这场明面上的军事对抗背后,还隐藏着一条更为隐秘的战线。

近年来,伊朗核科学家接连遇刺,核设施频繁发生“事故”,这些事件,大多指向同一个幕后黑手。

“基本都是以色列干的,”董漫远表示,“他们(以色列)搞不定地下核设施,就专挑人下手。这种不对称打击,往往比公开军事行动更具杀伤力。”

2020年11月27日,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乘车时遇袭,随后送医不治身亡。伊朗指责以色列是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但以方未对这一指控作出回应。该事件让伊朗核计划遭受重创。

专家分析称,与声势浩大的空袭相比,这种隐蔽行动具有独特优势:既能有效阻碍伊朗核计划,又可避免引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通常采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态度,为行动留下了回旋余地。

美国的战略困境

专家认为,作为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美国在此次危机中处境尴尬:一方面,无法约束以色列的行动,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被拖入战争漩涡。

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战略正面临重大调整。随着其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美国希望尽快从中东抽身,集中精力应对大国竞争。

“美以战略基础依然牢固,但战术分歧明显。”董漫远分析道,美国更希望通过外交施压来迫使伊朗弃核,而非军事对抗。

这种战略转向,在乌克兰问题上已现端倪,如今在中东再次得到印证。“但内塔尼亚胡显然等不及了,他的突然行动,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也暴露出盟友间的深层矛盾。”董漫远说。

埋下伏笔的危机

短期来看,中东局势可能呈现“有限报复-暂停-再报复”的循环模式。

据阿曼官员消息,原定于6月15日在阿曼举行的最新一轮美伊核谈取消,各方都在重新评估形势。

董漫远表示,伊朗的第一轮报复可能集中在以色列军事目标,使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以色列则会加强防空拦截,同时保持对伊朗的军事压力。这种“斗而不破”的状态可能持续数周,直到双方找到下台阶的机会。

专家认为,长期而言,这场危机折射出中东格局的深刻变化。随着“抵抗轴心”影响力减弱,以色列获得相对战略优势。但根本矛盾依然无解:伊朗不会放弃核能力,以色列也绝不会接受一个拥核的伊朗。

“今天的军事行动虽然可能暂告段落,但已经为下一轮危机埋下伏笔。”董漫远的警告令人深思。

随着伊以冲突升级,国际社会呼吁克制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各方战略利益激烈碰撞的中东战场,外交解决的空间尚未明显扩大。多方博弈之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站在了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完)

相关文章
  • 美关税政策反复拉长船只等待靠泊时间 德国港口深受其害
    美关税政策反复拉长船只等待靠泊时间 德国港口深受其害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重要的港口。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马特恩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令人无法对供应链作出重要决策,给港口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 推动中澳关系“进一步向前、向好”正当其时
    推动中澳关系“进一步向前、向好”正当其时

    “稳定与中国的关系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阿尔巴尼斯此访重申了经济合作、对话沟通优先”“澳大利亚寻求加强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之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2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的正式访...

  • 从20+到150+ 美关税大棒砸向全球超七成国家和地区
    从20+到150+ 美关税大棒砸向全球超七成国家和地区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称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此外,他还称有意对超过150个美国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加征关税。特朗普一直声称,关税有助于保护美国企业。然而,美联储16日发布的“褐皮书”显示,全...

  • 韩媒: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不当合并案终审维持无罪原判
    韩媒: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不当合并案终审维持无罪原判

    中新网7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涉嫌不当合并与会计造假案终审17日宣判,法院维持原判,认定李在镕无罪。资料图: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  报道称,韩国最高法院审判第三庭当天作出上述判决。前三星集团未来战略室室长崔志成等与李在镕...

  • 冯德莱恩:推迟对美关税报复措施 准备进一步反制
    冯德莱恩:推迟对美关税报复措施 准备进一步反制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针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再次被推迟。资料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报道称,欧盟的报复措施涉及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在3月首次暂停后,原计划在7月1...

  • 白金汉宫:特朗普将于9月访问英国
    白金汉宫:特朗普将于9月访问英国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4日,英国白金汉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9月17日至19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资料图: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发表讲话。  白金汉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将在温莎城堡接待特朗普及其夫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