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之巅到草根街巷,何处不篮球?
中新网杭州8月18日电(张煜欢)当地时间17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2025国际篮联男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以一分之差惜败于澳大利亚队,获得本届赛事亚军。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5.9岁的“青年军”,一步步陪伴中国男篮走出低谷、向上攀登,在万众期待目光中站上了领奖台。
而在数千里外的浙江,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下称“浙BA”)争霸赛同样点燃了球迷们的热情。从南到北,从海岛到山区,篮球魅力在每一个角落尽情绽放,一场场草根篮球盛宴如火如荼展开,成为全民参与、共享快乐的重要纽带。
竞技体育捍卫荣耀,草根赛事滋养土壤,而连接二者的,是体育作为“全民美好生活基础设施”的终极价值。
8月15日,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揭幕战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打响,杭州队和诸暨队展开较量,球迷在赛场上欢呼加油。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篮球赛,我们看的是什么?
看的是场上的拼劲与对抗,感受的是现场的热烈氛围。
15日晚,当记者走进“浙BA”城市争霸赛揭幕战现场,立即被山呼海啸般的球迷声浪所震撼。该场比赛由杭州队对阵诸暨队,运球、传球、投篮……双方你来我往,实力皆不容小觑。
现场,每一次精准的投篮,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都引来阵阵欢呼声与击鼓声,令在场之人心潮澎湃。观众席上,不少观众结缘篮球的时间并不长。但无不被现场氛围所感染。
“你不觉得三分球投进的那个瞬间,球员帅爆了吗!”“周末来球场看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一周工作的压力都消散了!”现场观众如是感慨道。从欢呼声中,能看到一个个普通人热爱生活的鲜活表达。
篮球赛为何引人入胜?
在男篮亚洲杯的赛场上,人们见到的是一支缺少了7名主力队员、平均年龄只有25.9岁的中国男篮。赛前,几乎无人看好他们能摸到十年未曾触碰的决赛舞台。
从低谷到巅峰,这支“青年军”做到了。本届比赛入选赛事最佳阵容的胡金秋在赛后表示,其实全队每个人都想为球衣上的“CHINA”做点什么,“我会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中国男篮,我爱中国,我爱中国男篮”。
竞技体育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汗水与努力的结晶。每一场比赛,无论是顶级赛事还是草根对决,都承载着运动员的梦想和观众的期待。胜负或许就此定格,但这份坚韧与拼搏精神,令人回味无穷。
7月27日,萧山队球员(白衣)和临安队球员(红衣)在比赛中。当日,浙BA预选赛杭州赛区决赛在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篮球的一大魅力还在于其包容性。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所有人都能在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释放自我,感受团结的力量。
“浙BA”赛场上奔跑的并非职业球星,而是浙江大地上的普通人。教师、公安干警、电商主播、网约车司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披上家乡战袍,在球场上书写着“职业有界,篮球无界”的全民参与理念。
“浙BA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具有天然的群众性、全民性、草根性。”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毛根洪指出,“球场上都是我们身边的人,球迷的参与感、获得感更强。”
这种跨越地域与阶层的共鸣,让篮球成为连接人心的重要桥梁,也成为推动社会活力的强劲动力。
篮球赛还能带来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湖州队与台州队在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展开“浙BA”城市争霸赛的首轮较量。赛场内气氛热烈,场外的“湖来”文旅市集也人头攒动,从新市大红门、桐德茶糕,到下渚湖阿沐晨手工香皂、下渚湖防风香等,各类特色品牌琳琅满目。摊位前不仅聚集了两地球迷,就连不少在当地求学的留学生也在此驻足。除此之外,市集还准备了评弹、皮影戏等演出。
在浙江,这场体育嘉年华正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有数据统计,在“浙BA”预选赛阶段,250场比赛累计观赛人数达到77.88万人次,网络直播总观看量超过1亿,赛事带动文商旅体综合消费6.03亿元,门票收入576.36万元……
“浙BA”预选赛杭州赛区决赛场馆外的市集吸引市民。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浙BA”是体育赛事,却并非常规赛事,是体育+文旅、体育+美食、体育+科技等深度融合的“新物种”。
瞄向未来的几个月,“周周有主场”的赛事节奏,“MiniBA”青少年联赛的同步推进,消费券与文旅权益的长期绑定等,将共同构建超越赛期的健康生态。
当中国男篮剑指亚洲最高领奖台,荣光时刻令人热血沸腾;“浙BA”赛场内外,一张球票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从亚洲之巅到草根街巷,何处不篮球?答案或许就在每个普通人的笑脸中。(完)
-
七夕启幕 以爱为约 “920就爱你”首部微短剧《宁波·遇见》正式开机
中国台湾网宁波8月29日讯(记者 郁诚)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920就爱你”系列微短剧首部作品《宁波·遇见》在甬正式开机。该剧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网、北京郑云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
-
从“老铁”到“小铁”,这档亲子微综艺何以打动人心?
这个暑假,亲子旅游热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中,多了不少举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一档名为《小铁环游记》的亲子旅行微综艺悄然出圈——没有夸张的剧情设计,没有刻意制造的亲子冲突,它用最真实的记录、最自然的互动,让...
-
长知识了!原来“觥筹交错”的“觥”长这样
央视网消息:暑期多地迎来文博热。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机构的340多件(组)青铜器和相关文物。“吉金”是古人对青铜的雅称。“中国”二字则取自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意为天下的...
-
一起回顾成都世运会中国队夺金高燃瞬间!
作者:贺劭清 程嘉馨...
-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扎根本土、特色鲜明 这个暑假中小博物馆火爆“出圈”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