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谈短篇小说: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呈现人性
中新网广州8月12日电 (程景伟 赵沚琦)作家苏童近日亮相“花城文学课”第20讲,分享了自己对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解和心得,“短篇小说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能够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呈现人性”。
苏童认为,短篇小说的创作需要作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能够在生活中捕捉到那些细微而重要的瞬间,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文字。他提到,其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受到契诃夫的影响,注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苏童(左)、谢有顺(右)出席“花城文学课”第20讲。花城出版社 供图 当日,苏童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就“短篇小说的光辉——从契诃夫谈开去”这一主题进行对话与分享。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作品以冷峻、真实著称,对人性和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苏童认为,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如《变色龙》《胖子和瘦子》《套中人》等,展现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讽刺,这些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
然而,契诃夫的创作并不止步于此。随着写作的深入,他的作品开始展现出更多对人性的怜悯与关怀,尤其《苦恼》和《万卡》两篇作品。苏童认为,契诃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在对谈中,苏童也提到自己的新作《好天气》。“《好天气》是我写得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我最用心的一部作品。”他表示,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但也让他对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苏童表示,在《好天气》的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审视自己的文字,力求每一章都能达到设定的高标准。
谢有顺认为,短篇小说是作家写作能力的试金石,需要作家在有限的篇幅内迅速地建立起故事的框架,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主题。(完)
-
七夕启幕 以爱为约 “920就爱你”首部微短剧《宁波·遇见》正式开机
中国台湾网宁波8月29日讯(记者 郁诚)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920就爱你”系列微短剧首部作品《宁波·遇见》在甬正式开机。该剧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网、北京郑云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
-
从“老铁”到“小铁”,这档亲子微综艺何以打动人心?
这个暑假,亲子旅游热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中,多了不少举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一档名为《小铁环游记》的亲子旅行微综艺悄然出圈——没有夸张的剧情设计,没有刻意制造的亲子冲突,它用最真实的记录、最自然的互动,让...
-
长知识了!原来“觥筹交错”的“觥”长这样
央视网消息:暑期多地迎来文博热。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机构的340多件(组)青铜器和相关文物。“吉金”是古人对青铜的雅称。“中国”二字则取自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意为天下的...
-
一起回顾成都世运会中国队夺金高燃瞬间!
作者:贺劭清 程嘉馨...
-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扎根本土、特色鲜明 这个暑假中小博物馆火爆“出圈”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