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召开“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贾天勇)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22日在北京召开。多名电影行业的专家学者从暑期档整体市场表现、热映电影创制、影院运营与影片发行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电影暑期档现象。
研讨会现场。记者 贾天勇 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以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例,分析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创新突破之路:既继承了传统美术片的表达形式与艺术感染力,又融入了现代电影丰富的镜头语言,虽然用传统神话的构架叙事,但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当代价值理念。他认为,动画片教育功能一直都存在,但只有另辟蹊径讲好故事才能引发共鸣和共情。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梳理了今年暑期档的重点市场现象:“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阵容模式遇冷,出现了电影表达与观众期待的错位;不同类型影片票房表现的地域差异化比较显著;非宏大叙事的主流历史大片正在崛起;动画电影成为暑期档黑马,国产二维动画迎来高光时刻。
“暑期档进口影片数量占全年进口片数量比例为37.3%的情况下,产出了65.3%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进口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王佳指出,暑期档对于进口片的市场重要性及票房比重十分明显。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认为,从暑期档的供给侧看到,中国电影的产能还在;从截止目前超2.6亿观影人次的数据来看,观众到影院观影的基本面还在。他指出,从供给侧来说,要深耕叙事、共情当下,只有好故事才能得到观众认可,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更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提出,电影产业需突破票房局限向文体商旅融合、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借鉴国际经验保持产业平稳发展。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昕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从最强春节档,到火热暑期档,中国电影正在从“开门红”努力走向“节节高”。电影暑期档的优秀表现再次印证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总结的中国电影审美新需求、叙事新视角、市场鲜活力、技术新动能、国家新名篇的五个新特点。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正值电影“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节点,旨在凝聚前沿智慧,总结优秀经验做法,进一步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完)
- 上一页:这份健康长寿生活小贴士请收好
- 下一页:文创,书籍的“翻译官”和“引路人”
-
七夕启幕 以爱为约 “920就爱你”首部微短剧《宁波·遇见》正式开机
中国台湾网宁波8月29日讯(记者 郁诚)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920就爱你”系列微短剧首部作品《宁波·遇见》在甬正式开机。该剧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网、北京郑云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
-
从“老铁”到“小铁”,这档亲子微综艺何以打动人心?
这个暑假,亲子旅游热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中,多了不少举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一档名为《小铁环游记》的亲子旅行微综艺悄然出圈——没有夸张的剧情设计,没有刻意制造的亲子冲突,它用最真实的记录、最自然的互动,让...
-
长知识了!原来“觥筹交错”的“觥”长这样
央视网消息:暑期多地迎来文博热。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机构的340多件(组)青铜器和相关文物。“吉金”是古人对青铜的雅称。“中国”二字则取自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意为天下的...
-
一起回顾成都世运会中国队夺金高燃瞬间!
作者:贺劭清 程嘉馨...
-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扎根本土、特色鲜明 这个暑假中小博物馆火爆“出圈”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