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绽放光彩
中新网沈阳8月25日电 (记者 韩宏)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近日落幕,辽宁代表团带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在这个全国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此次参演,他们不仅展现了辽宁特殊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在与全国同行的交流中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辽宁残疾人的美好形象深入人心。
8月21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大幕在掌声中缓缓落下。图为原创舞蹈《无声的音符》展演现场。(辽宁省残联 供图) 辽宁代表团的参演作品将地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生命力量的炽热温度熔铸于舞台之上。原创舞蹈《无声的音符》中听障舞者们用肢体写就的“辽河叙事”,以千百次镜前揣摩的表情、淤青膝盖支撑的跳跃,重现着辽河儿女逆境中不屈的身影。锦州京剧《丹心曲·风华颂》将《江姐》的经典片段与三重空间场景交织,细腻的唱腔是红色文脉的当代回响。
视障演员甘丰宁、滕紫霏弹奏的《保卫黄河》《快乐的女战士》及《土耳其进行曲》以肌肉记忆构建起黑白键的“立体地图”,悠扬的琴声诉说着辽宁儿女骨子里的豪迈。鞍山视障音乐人王凯的原创歌曲《祖国,我的祖国》,更是黑土地儿女对祖国的赤诚告白。这些节目从排练到成型,倾注了队员们无数的汗水,他们克服身体的不便,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只为将最纯粹的艺术情感传递给观众。
在汇演的舞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艺术团体带来了风格各异的精彩节目,让辽宁队员们看到了特殊艺术的多元可能。从江南水乡婉约的评弹表演,到西北高原豪迈的民歌独唱,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以强大的感染力触动着每一位辽宁队员的心灵。
演出间隙,辽宁队员们主动与其他省份的同行交流心得。他们分享着各自的创作故事,探讨着艺术表现的技巧,在排练厅的角落、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常常能看到不同代表队的演员们围坐在一起,用眼神、用手势、用简单的话语传递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对彼此的尊重。
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虽已落幕,但辽宁残疾人艺术家们的追梦之路仍在继续,带着在汇演中收获的友谊、成长与荣光,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特殊艺术事业,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让辽宁特殊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向世界展示辽宁残疾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美好形象。(完)
-
七夕启幕 以爱为约 “920就爱你”首部微短剧《宁波·遇见》正式开机
中国台湾网宁波8月29日讯(记者 郁诚)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920就爱你”系列微短剧首部作品《宁波·遇见》在甬正式开机。该剧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网、北京郑云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
-
从“老铁”到“小铁”,这档亲子微综艺何以打动人心?
这个暑假,亲子旅游热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中,多了不少举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一档名为《小铁环游记》的亲子旅行微综艺悄然出圈——没有夸张的剧情设计,没有刻意制造的亲子冲突,它用最真实的记录、最自然的互动,让...
-
长知识了!原来“觥筹交错”的“觥”长这样
央视网消息:暑期多地迎来文博热。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机构的340多件(组)青铜器和相关文物。“吉金”是古人对青铜的雅称。“中国”二字则取自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意为天下的...
-
一起回顾成都世运会中国队夺金高燃瞬间!
作者:贺劭清 程嘉馨...
-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扎根本土、特色鲜明 这个暑假中小博物馆火爆“出圈”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