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海上“追风人”:我在海上修“风车”
山东半岛是我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成百上千的“大风车”矗立在半岛周边的渤海及黄海海面上,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车随着海风缓缓转动,将清洁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点亮千家万户。
而这些海上风电机组的转动不仅要靠海风,还要靠着一群“海上追风人”。戳视频↓↓↓一起跟随海上风电运检员,乘风破浪,与风赛跑。
位于山东乳山南侧海域的风电场主控室正在发出警报:距离岸线26公里的A7风机发生了故障,乳山场站海上风电生产运检班组接警后,向当地海事局申请海上作业。但天气预报海上有超过6级的大风,无法出海。6天后,终于等到了出海窗口期,运检班组有一天的作业时间。
上午8时,32岁的运检员刘慧带着5人出发。
按照规定,出海作业的风力不能超过5级。但海上天气情况多变,经常会刮大风。因此,出海作业十分不易,运检员们必须安全快速地排除故障。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这一台风机,在额定工况下,如果停一天,它的损失相当于少发二十万度电,我们也是很焦虑的,想着赶紧把它修好,把电送出去。
经过两小时的海上航行,大家终于到达故障风机所在的海域。随后要从这里,爬到风机上进行检修工作。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从我们脚下站的位置到最上面,有130米,相当于居民楼,大概有四十二、三层。上去之后,习惯习惯,适应适应就好了。上风机,第一步是最危险的一步,这个位置如果船上下起伏大了,要眼疾手快上去,如果慢了,最轻被船夹到,腿夹断、腰被撞伤了都有可能。
进入塔筒之后,大家借助升降梯到达100米的位置,随后还要徒手攀爬十几米的垂梯,才能到达机舱。机舱内部空间十分狭小,光是爬就已经很费劲了,大家还需要接力把好几件沉重的工具搬上去。这时,风又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刚才没有风,对不上风,所以这个叶轮没法转,我们就没法对锁定栓销的孔。
记者:必须要锁住才能进去吗?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如果你不锁,来一阵风,在里面相当于进了滚筒洗衣机一样,一直在转,里面人就完了。
记者:所以你们这个没风也不行,有风也不行。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对,这也很矛盾。这个故障,想进轮毂,没风还不行,风大了还不行,只能在这中间找个平衡的点。
刘慧所说的“轮毂”,是风机中连接三只叶片的桥梁。这次故障需要进入轮毂里,找到故障点并进行处理。经过多次尝试,大家终于将叶片锁住。
记者:这里面好窄啊,你是怎么做到这么灵活啊?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爬得多了。每年两三百次,十年了得两三千次了。小心脚下,滑下去了就把脚扭伤了。
记者:我已经完全跟不上你了。这里面腰也直不起来,头也抬不起来。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马上就要进到我们的目的地了,进入了属于我们的“太空舱”。
进入了刘慧所说的“太空舱”,也就是轮毂的内部,距离监测到的故障点范围越来越近。这组风机的运维管理虽然实现了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但还需要人工对内部模组和线路进行安全检修。刘慧和同事逐个排查线路和模组,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故障点,并进行更换处理。
这时电话那头,实时监控每台风机运行状况的主控室传来紧急任务,风机外部的风速仪第一次出现故障,需要紧急更换。刘慧他们要爬上舱外最高空处的气象平台上进行作业。
在陆地上只需要几步路的距离,但在气象平台上,却需要格外地小心。
更换完风速仪已是傍晚时分,刘慧的脸被海风吹得通红。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这已经起风了,现在就想着让它来得更大一些,更猛烈一些。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如果不干到这么晚,看不到这么美的夕阳。
海上风电运检员 张明明:一天的疲惫全都没有了。
2021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开工建设了第一台风机,现在,刘慧他们在这片海域已经累计建设了235台风机,平均四至五天就可搭建一台。截至目前,这些风机累计发出绿电已突破60亿千瓦时,满足近16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海上风电运检员 刘慧:当时来的时候这边都是一片空旷的海洋,后来慢慢地就立起来了。不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我觉得我们这个项目建设的速度也是中国速度的一个缩影。
海上风电运检员 张明明:从小的时候,拿着一个小风车,很自豪,在小朋友面前可以炫耀一整天。长大了之后玩成真正的大风车,非常刺激。
海上风电运检员阴俊涛:我入职这半年以来,感觉苦其实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工作的这种开心。
面对复杂的海况和百米高的风机,这些小伙子们丝毫没有退缩。但一提起家人,他们的眼中还是流露出了思念和牵挂。
海上风电运检员 杨旭栋:上大学是我奶奶供我上的,但是现在我离家很远,平时比较想,我想说奶奶你辛苦了。
记者:那给奶奶准备什么吗?
海上风电运检员 杨旭栋:给她买了好多好吃的,我就希望我奶奶身体越来越好,可以陪她更久。
海上风电运检员郭传正:爸,我上央视了!儿子以后一定会不辜负你们期望,好好学习,努力上进,多考几个证。
海上风电运检员 吴鹏:爸妈,这么多年对你们感觉很亏欠,新年的愿望就是希望明年努努力,把你们接到身边,体验一下更好的生活。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