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逼内塔尼亚胡道歉后,中东局势走向何方?- 国际识局
中新网9月30日电(记者 魏晨曦)当地时间9月29日,一通引人瞩目的道歉电话,越过大西洋和地中海,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拨出。
一张公开照片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神色凝重,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手拨通电话,两人并肩而坐——这一刻,被镜头定格为一场重要的外交斡旋开端。
图片来源:美国白宫 一通电话与一名“推手”
电话这头,内塔尼亚胡为以色列9月初空袭多哈、侵犯卡塔尔主权的行为正式道歉,并对一名卡塔尔安全官员在袭击中丧生表示“深切遗憾”。他承诺以色列将向遇难者家属支付赔偿,并保证未来不再进行此类袭击。
电话那头,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审慎回应。白宫随后发布声明称,穆罕默德对以方的保证“表示欢迎”,并强调卡塔尔愿继续为地区安全与稳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美国Axios新闻网等外媒解读,这句看似平常的外交辞令,其潜台词却清晰有力:随着公开道歉这一关键条件被满足,调停巴以冲突、推动结束加沙冲突与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的实质性大门,已重新开启。
撮合这次通话的特朗普,也表态肯定两位领导人的态度,表示希望在“多年沟通不畅之后,将以色列与卡塔尔关系推向积极轨道”。
外媒普遍指出,这场通话背后,特朗普扮演了“关键推手”的角色。
美国Axios新闻网披露,白宫使用“主持”(hosted)一词描述特朗普的参与。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早在两周前就敦促内塔尼亚胡道歉,他认为“一句简单的道歉往往能化解重重矛盾”。
卡塔尔外交部随后证实,这通电话“是美国为解决以色列侵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而做出的努力之一”。
“他们确实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这场对话十分成功且富有建设性。”在记者会上,特朗普透露美以卡三方同意启动正式的三边机制,通过对话“增强共同安全,消除误解,避免未来再生隔阂”。
特朗普还称赞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是“了不起的人”,并希望卡塔尔能加入由他此前斡旋的《亚伯拉罕协议》,实现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三边舞”与“走钢丝”
幕后,一场精心安排的“三边舞”早已上演。这场通话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系列精密外交步骤的高潮。
美媒分析指出,在内塔尼亚胡踏进白宫之前,特朗普已先行与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通话,为这场备受关注的外交斡旋铺平道路。
图片来源:美联社报道截图 美国Axios新闻网、美联社报道称,“特朗普的算盘很清晰”:他希望在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期间,亲自宣布达成一项全面结束巴以冲突的协议。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则捕捉到一个有趣细节。
内塔尼亚胡抵达白宫时,特朗普亲自上前迎接,双方握手时简短交谈。当被问及是否对达成加沙和平协议有信心时,特朗普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信心,而且非常有信心。”
颇具讽刺的是,以色列9月9日“针对哈马斯领导层”的多哈空袭,导致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安全部队人员丧生。这场行动不仅未能实现预设的军事目标,反而点燃了阿拉伯世界的怒火,招致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以色列袭击多哈是对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报道还称,空袭后,“近60个穆斯林国家于数日内齐聚多哈,展现团结”。
而对内塔尼亚胡而言,这份外交进展的代价,还包括他在国内遭遇的“政治地震”。来自极右翼盟友的猛烈抨击,给他出了一道现实难题:如何在外交突破与国内政局之间“走好钢丝”。
卡塔尔的“红线”与美国的“提案”
在卡塔尔大学教授巴拉卡特看来,这通道歉电话“意义重大”。
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卡塔尔早已划下明确红线:若要继续担任巴以调停人,以色列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公开道歉,二是承诺不再重蹈覆辙。
巴拉卡特进一步解释道:“这不仅对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调解至关重要,对整个调解工作体系也意义非凡。当冲突各方试图直接清算时,调解空间就难以维系。”
福克斯新闻披露,特朗普就结束加沙冲突提出的“20点计划”内容广泛,主要包括:
·在以色列接受协议72小时内,哈马斯须释放所有剩余被扣押人员(无论生死);
·以方随后释放250名无期徒刑囚犯及1700名在2023年10月7日后被拘留的加沙人;
·一旦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承诺和平共处并解除武装的哈马斯成员将获得“赦免”,希望离开加沙的成员将获得安全通道;
·一个名为“和平委员会”的国际过渡机构将监督加沙地带战后过渡治理,特朗普将担任“和平委员会”主席;
·以色列将从加沙撤军并停止军事行动……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其若拒绝接受该方案,很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冲突:“若哈马斯不接受,以色列将得到我的全力支持,以完成解除哈马斯威胁的任务。”
内塔尼亚胡则表示,如果哈马斯不接受提议,“以色列将自行完成既定目标”。特朗普补充道,内塔尼亚胡重申他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
在白宫新闻发布会尾声,当记者追问内塔尼亚胡道歉的更多细节时,特朗普拒绝回答,暗示在签署文件前表态或许“不合适”。
“让我们先解决这个问题吧。”内塔尼亚胡对记者说。
发布会结束,两位领导人转身离去,将这通道歉电话的余波,留给了身后追问的媒体,与一盘正在改写的中东棋局。
-
美政府“停摆”第22天 联邦雇员领救济 两党继续打嘴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进入第22天,两党仍然没有妥协迹象。本周,美国国会参议院第11次尝试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未果。民主党方面坚持,任何协议都必须回应他们在医疗保障福利方面的诉求;共和党方面则主张先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按现有水平维持政府...
-
美政府“停摆”致食品券面临停发 4200万低收入者生活陷困境美国联邦政府“停摆”22日进入第22天,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联邦政府“停摆”持续,由联邦政府支持的食品券项目可能会在11月因缺少资金而被叫停,届时美国弱势群体数千万人将受到影响。据美媒报道,早在10月10日,负责监管“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也被称为食...
-
韩政府:总统府迁址影响梨泰院踩踏事故警力调配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23日发布的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跨部门联合监查结果显示,尹锡悦政府将总统府迁移至首尔市龙山区后,警方在梨泰院一带部署的警力减少,对事故发生产生了间接影响。资料图:韩国民众在位于首尔广场的集体焚香所悼念梨...
-
马斯克向NASA局长“开炮”,称其智商“只有两位数”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帖文,将矛头对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马斯克称达菲“正试图杀死NASA”,并称其智商“只有两位数”。资料图:马斯克。 据报道...
-
外媒:以军称已有超55万人离开加沙城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1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5万平民离开加沙城并向南迁移。资料图: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Hamad居民区的民众逃离家园。 据报道,以军21日...
-
法国和比利时等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中新网9月2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包括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他指出此举是“唯一能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