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疼皮肤病”进入高发期!出现这些疼痛信号别大意
近日,伴随着季节交替、气温下降,一些人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串红疹”,感觉隐痛、刺痛、电击痛。别不当回事儿,以为忍忍就过去了,这很可能是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在“作祟”!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作的主因是自身免疫力下降。皮肤表现以红斑、水疱为主,并且伴有疼痛。带状疱疹虽然症状在皮肤上,实际上却是神经系统疾病。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好发部位为肋间部、颈肩部、腰骶部及面部,出疹前会出现发热、头痛、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皮疹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典型临床表现之一,可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常伴有烧灼感,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有些患者疼痛会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消失,但部分患者在皮损消失后依然存在顽固性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带状疱疹发病呈现年轻化
50岁以上和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容易出现带状疱疹。专家介绍,超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它会潜伏在人体体内,随着年龄增长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会活跃复制,待时机合适时攻击人体。
现在不少年轻人由于长期劳累、熬夜或受凉等因素导致免疫力降低,也可能会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常见误区
误区1: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介绍,带状疱疹并非普通皮肤病,处置不当很可能延误病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疼痛症状。
带状疱疹有“黄金72小时”法则,若在发疱72小时之内应用抗病毒药物,不仅使疱疹好得更快,也能降低疼痛。
误区2:带状疱疹只长在腰部?
带状疱疹不光长在腰部,只要有神经的部位它都可能会发生,包括头、眼、耳,有一些可能会产生在面部。
眼周的带状疱疹,轻度会影响视力,重度的甚至会引起失明;
耳部的带状疱疹,会引起耳部剧烈的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面瘫,严重将引起听力下降。
误区3:带状疱疹不会传染?
带状疱疹具有传染性。其病毒存在于疱疹、疱液和渗液当中,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皮损传播,皮损结痂之前,也有传染性。
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亲密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患者的破溃水疱,做好隔离;
不要接触、混用患者的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否则也可能感染病毒并发病。
误区4:带状疱疹得了一次就不会再得了?
带状疱疹并非“一次中招,终身免疫”的疾病,相反,曾经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在痊愈后同样有可能复发。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生、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的有效手段。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疾病发生率可降低90%以上。
哪些人可以打疫苗?
目前,我国有两种获批使用的带状疱疹疫苗:
1.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人群和18岁及以上因已知疾病或治疗造成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成人,共需接种2剂次(间隔2-6个月)。
2.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人群,需接种1剂次。
以下人群不适宜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以前接种疫苗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
带状疱疹正在发作期患者,需等带状疱疹急性期结束并且症状消失后才能接种疫苗;
免疫抑制人群;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或者其他凝血功能紊乱患者慎用。
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还要靠人体自然免疫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情绪大幅波动等,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带状疱疹。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注意预防水痘,避免与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若怀疑自己感染了带状疱疹
建议在72小时内
前往医院就医诊治
50岁以上免疫力较差的成年人
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降低发病风险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