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重振包容有效的多边主义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官逸伦)“联合国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将多边合作制度化,开辟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渠道。”回顾联合国80年来的发展历程,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书面专访时作出这样的评价。
常启德表示,联合国与193个会员国的存在,本身就彰显出各国愿意遵守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是联合国宗旨之一。在常启德看来,联合国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既包括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稳定冲突后地区,亦包括通过解决冲突根源来构建和平:“联合国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不平等、机会匮乏等导致不稳定的因素。”
2015年9月,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获联合国通过,旨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促进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等。
常启德表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虽取得实质进展,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生活,但落实进程严重滞后,18%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细项进展出现倒退。如今,距离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不到5年的时间。他呼吁各国加强多边合作,加速行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常启德称,从气候变化到武装冲突,从大流行病到数字风险,这些挑战均具有全球性特征,需要各国协调应对,“多边主义并非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而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与风险的必然决定。”
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未来契约》及其附件,以进一步发展多边主义框架,适应未来发展。常启德关注到,中国于今年3月举办关于《未来契约》后续的国际研讨会,“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倡导者和《未来契约》的坚定支持者。我们期待继续与中国携手合作,确保多边体系能够胜任使命,应对当前挑战。”
常启德高度评价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全球治理倡议,称其与联合国目标及优先事项高度契合,有望通过多种渠道产生实质性影响,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治理挑战作出的又一贡献。这些倡议还有助于拓展伙伴关系和资源,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之间,这有助于弥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缺口,并发挥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作用。
常启德坦言,因世界碎片化程度加深、地缘政治分歧扩大、发展进程不均衡及改革迟缓等现象,联合国近来面临的批评日益增多。但他相信,联合国依然是重要的召集者和联络人,仍然是所有国家都能发声的唯一全球性平台,通过改革,使其以高效协调的方式运作,更契合当前及未来挑战。
他认为,人们应当发扬联合国成立时所秉持的精神,“重振包容有效的多边主义,以应对21世纪的深刻挑战”。(完)
-
美政府“停摆”第22天 联邦雇员领救济 两党继续打嘴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进入第22天,两党仍然没有妥协迹象。本周,美国国会参议院第11次尝试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未果。民主党方面坚持,任何协议都必须回应他们在医疗保障福利方面的诉求;共和党方面则主张先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按现有水平维持政府...
-
美政府“停摆”致食品券面临停发 4200万低收入者生活陷困境美国联邦政府“停摆”22日进入第22天,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联邦政府“停摆”持续,由联邦政府支持的食品券项目可能会在11月因缺少资金而被叫停,届时美国弱势群体数千万人将受到影响。据美媒报道,早在10月10日,负责监管“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也被称为食...
-
韩政府:总统府迁址影响梨泰院踩踏事故警力调配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23日发布的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跨部门联合监查结果显示,尹锡悦政府将总统府迁移至首尔市龙山区后,警方在梨泰院一带部署的警力减少,对事故发生产生了间接影响。资料图:韩国民众在位于首尔广场的集体焚香所悼念梨...
-
马斯克向NASA局长“开炮”,称其智商“只有两位数”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帖文,将矛头对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马斯克称达菲“正试图杀死NASA”,并称其智商“只有两位数”。资料图:马斯克。 据报道...
-
外媒:以军称已有超55万人离开加沙城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1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5万平民离开加沙城并向南迁移。资料图: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Hamad居民区的民众逃离家园。 据报道,以军21日...
-
法国和比利时等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中新网9月2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包括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他指出此举是“唯一能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