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未老先衰”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说到颈椎病,它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已经成为了一个全年龄段都需要警惕的“现代生活方式病”。为什么颈椎病会频频突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我们又该如何为不堪重负的颈椎“减负”?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南京明基医院骨科中心副院长、科主任田纪伟将针对脊柱这根“主梁”最顶端、最精细的一段,揭示从预警信号到日常养护的全程守护指南。
大咖小传
田纪伟,南京明基医院骨科中心副院长、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创伤分会交通伤与数据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委员、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枕颈外科与康复学组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颈椎病,脊柱侧弯症,脊柱肿瘤,腰椎退变性疾患(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以第一主刀身份进行脊柱外科手术10000余台次;特别在上颈椎及脊柱畸形矫形治疗上造诣颇深。
典型病例
发育异常+颈椎退变,一转头就“天旋地转”
近一年来,40多岁的市民季先生被眩晕问题困扰得近乎崩溃,他只要轻微一扭头,就会立马“天旋地转”,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无法站立的情况,尝试了包括耳石复位在内的多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只要不睡觉,就需要戴着颈托。
最近,他来到南京明基医院眩晕中心又治疗了一个多月,症状依旧反复,医生便建议他到脊柱外科做个检查。
田纪伟院长仔细阅片发现,季先生头晕的根源竟然在脊柱上,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惹的祸。
“患者本身就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只有一侧的椎动脉负责向大脑供血,而恰恰在这根‘生命线’般的血管旁,长出了一个骨赘(骨刺)。只要一转头,这个骨赘就会刺激或压迫到唯一的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急剧减少,从而引发剧烈的眩晕。”田纪伟院长坦言,这其实是“发育异常”与“颈椎退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把椎动脉想象成一条由颈椎骨构成的高速公路,颈椎退变就是这条高速公路的结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了“年久失修”的情况,其中骨质增生(长骨刺)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它会从侧方直接挤压椎动脉。眩晕是其最核心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头疼、视觉障碍、耳鸣、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表现。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尤其与颈部转动相关的眩晕,在排除耳源性等因素后,需要考虑颈椎问题的可能性。”田纪伟院长介绍,一旦明确诊断并成功解除压迫,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颈椎提早被“压垮”!15岁学生出现退变
我们无法完全阻止颈椎退变的发生,因为它是一个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自然生理过程,就像皮肤会出现皱纹一样。但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变,“机不离手”、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等,让颈椎有问题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20岁的年纪,60岁的颈椎”成了他们的“生动写照”。
田纪伟院长回忆,他曾遇到过一位只有15岁的学生,因为头晕频率增加,伴有恶心、胸闷等症状来医院做检查,问诊后了解到,小孩低头学习、低头看书、低头玩手机,当时初步判断为不良习惯引起的交感性颈椎病。行颈椎磁共振扫描,结果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5、颈5/6椎间盘轻微突出。不过这种情况并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般来说,当抬头时感觉到脖子僵硬,并伴有酸痛,说明颈椎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时就要注意做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防止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坐着的时候应该保持颈椎中立位,调整电脑屏幕至目光可以平视,双肩自然下垂;使用腰垫,让腰部有支撑。”
田纪伟院长说,年轻人的身体代偿能力强,早期的颈肩酸痛、僵硬等症状在休息后能快速缓解,但并不能认为这样就“没事了”,颈椎健康是“积劳成疾”的过程,一旦出现持续不适,应寻求专业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不要硬扛或者盲目按摩。
“肩膀、后背有酸痛、僵硬感;睡觉容易落枕、头晕等都可能是预警信号,需要引起重视。”田纪伟院长强调。
专家提醒
选对枕、练好背
颈椎也要“省着用”
数据显示,低头15度时,颈椎承受约12公斤的压力;低头60度时,压力高达27公斤以上,这是加速颈椎退变的重要元凶之一。对于颈椎的退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延缓其进程,并防止它发展成为有症状、影响生活的颈椎病,总原则就是“减少损耗,加强支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子产品时尽量平视屏幕,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除此之外,选择合适的枕头也很重要。“习惯仰睡的人,枕头高度应该与手掌宽度相当;习惯侧睡的人,枕头高度应该与自己单侧肩膀高度相当,尽可能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
田纪伟院长介绍,强大的肌肉也是颈椎的“天然护具”,帮助分担颈椎压力,增强稳定性。在无痛的情况下缓慢、轻柔地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不要快速、猛烈地做“米字操”;小燕飞、游泳等也都是强化背部肌群的优秀运动。
“还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肌肉提供营养。多喝水对保持椎间盘(富含水分)的弹性也有一定帮助。”田纪伟院长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 上一页:2025环三峡自行车赛云阳站完赛
- 下一页:食物磨成粉 营养会打折吗?这些人群要慎食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