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中国丨从走近零碳到走进零碳:海南博鳌开启绿色未来
中新网海南博鳌2月10日电 题:从走近零碳到走进零碳:海南博鳌开启绿色未来
记者 王晓斌
位于海南琼海的博鳌东屿岛,因举办博鳌亚洲论坛而闻名,近年来更因打造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而备受关注。记者日前探访该示范区,感知抽象的“零碳”概念。
1月7日,一辆新能源汽车驶过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主干道。干道一侧,是光伏、储能一体的智慧路灯。记者 王晓斌 摄 手捧一杯由绿电驱动的机器人制作的咖啡,漫步在东屿岛,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花朵形状的风力发电机随海风轻轻转动,绿植攀爬的幕墙为建筑披上生态外衣。不知不觉间,零碳生活已悄然走进这里人们的日常。
什么是“近零碳”的示范区?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中国首个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运营区域认证”的项目,也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联合推动的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核心区位于博鳌东屿岛,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和绿色建筑改造,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展示中国在全球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在示范区的运营管理中心,一面大屏幕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可视化呈现了8大类18个子项的改造成果。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零碳数专科创部工程师刘洪文介绍,示范区的碳排放从2019年的1.44万吨降至2023年的470吨,降幅达到96.2%。正是这剩余的3.8%碳排放,让示范区的名字中带上了一个“近”字。这些排放主要来自养护设备和进岛的燃油车辆等非零碳源。
刘洪文表示,虽然“近零碳”并不等同于“零碳”,但它代表着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和碳减排措施,博鳌示范区已经接近“零碳”目标。
怎么做到近零碳?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低碳目标通过集成创新得以实现。示范区遵循“环境自然、区域零碳、资源循环、智慧运营”的理念,探索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
高空俯瞰海南琼海博鳌东屿岛。(无人机照片,资料图) 记者 骆云飞 摄 在建筑绿色化改造方面,域内有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东屿岛大酒店、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等主要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更新改造以不大拆大建、减少结构投资、降低运行费用为原则,采用智能幕墙开启扇、立体绿植遮阳;改建“光伏板+防水层+隔热层”一体化屋面;更换高效制冷设备、冷凝热回收和水蓄冷设备等系列技术。
在建筑节能和交通绿色化的基础上,示范区实现了建筑和市政设施的“绿电全覆盖”,这些绿电来自岛内分布式光伏和岛外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厂。值得一提的是,酒店的中、西厨房全都改用了电磁炉,年使用天然气量从53万立方米降至零。
迈向零碳不仅限于减少乃至避免碳排放,还包括增加碳汇以固定碳元素。园林绿化是城市范围内重要的碳汇空间,可以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削减污染物,间接降低碳排放的水平。东屿岛上开展了乡土型低碳绿地营造,大部分采用海南岛本土的植被树种,通过“异龄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构建高碳汇的植物群落。琼海市还对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系统修复,通过连接管涵养,运用自然潮汐实现乐美湖与万泉河水体的生态连通,提升内湖水质,并且还适当保留了裸露泥滩,形成林、滩、沟、湖动态变化的湿地格局,为鸟类、鱼类、蟹类等多样性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构建完整的红树林“生物链”。
近零碳体验怎么样?
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根据热带气候特点,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居住舒适度和能源效率,同时实现低碳目标:采用既能遮阳、又能发电的光伏百叶等措施,将遮阳与利用阳光相结合;兼顾密闭与通风,过渡季智能开启自然通风,空调季可以做到密闭节能;温度与湿度分开控制,兼顾节能和舒适度;隔热与用热方面,提升屋顶隔热水平(传热系数提高至0.48瓦每平方米每度),利用6台空气源热泵替代燃气锅炉。
上述低碳技术深深融入了日常生活。实际上,这里的“零碳体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感”的——在酒店享受绿电供应的照明和热水,餐厅的美食不是明火烹饪。即便是在会议中心,空调、音响等设备的电力来源也是完全来自光伏发电系统。居其间者并不会感知到一丝差异,是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低碳生活的舒适与便捷。
然而作为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不仅要示范减碳技术的应用、推动零碳目标的实现,同样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零碳理念。刘洪文说,示范区因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除了维持零碳排放,还特别注重打造可感知、可体验的零碳互动场景。
借助近零碳示范区创建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大型活动举办的契机,东屿岛上绿色住宿、绿色餐饮、绿色办会、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场景应用不断深入,形成了以碳普惠平台建设、推广、应用为主线,以餐饮智能核销、智慧会议电子桌牌、东屿岛碳魔方、东屿岛零碳咖啡机器人、迎宾及物品配送机器人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科创亮点。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两侧的花朵风机吸引游客。(资料图)记者 骆云飞 摄 未来怎么走进零碳?
刘洪文表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正式启动运行标志着其已处于“近零碳”状态,即碳排放已经降至改造前的3.8%。根据目前运营管理中心的大屏幕数据显示,2024年的碳排放比例有细微变化,具体数据需通过第三方团队进一步测算和核实。
“在示范区的运营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理念——‘从走近零碳到走进零碳’。”刘洪文解释道,“虽然我们已经达到了‘近零碳’阶段,但要实现真正的‘零碳’,还需要克服一些技术挑战。”例如,燃油船舶的电气化、养护设备的技术改造以及其他关键设施的零碳转型,这些方面的零碳工作都在持续推进中。
“走进零碳”不仅指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意味着在零碳生活场景的不断迭代更新上取得进展。近两年来,零碳理念和相关场景,特别是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成了热议话题。刘洪文透露,今年的年会,将立足“走进零碳”展示一些改造后的新产品和技术,邀请中外与会嘉宾亲身体验“零碳生活”。(完)
-
无门槛的室内“微运动”,轻松改变静态生活 - 科学减重一起来
工作连轴转、家务琐事缠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抱怨没时间运动。久坐除了带来腰背酸痛,还有不断增长的体重。其实,无需大段的时间、专门的场地,巧妙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在家中或办公室里的方寸之地,大家就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
-
历史的回响|铭记血与火铸就的深情
视频:历史的回响|铭记血与火铸就的深情来源:新华社格伦·本尼达,是一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在湖北监利,有一个以“飞虎队”命名的村庄。抗日战争期间,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将这名美国青年和中国村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据统计,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视频: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来源:中国蓝新闻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2004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在瑞安飞云镇召开过一场10多名乡镇书记、镇长参加的座谈会。就在这次会议上,他向全省提出了“执政重在基层...
-
习近平推动“上海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今年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我期待在天津同各成员国领导人会面,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上合组织大家庭”时隔7年再度聚首中国,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习近平...
-
这款“喂猪菜”火了?快来解锁它的营养价值→
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近期,有关“四川人爱吃的红薯叶被称作是蔬菜皇后”“国内2元1斤的红薯叶在美国卖到300元/斤”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据了解,在我国农村地区,红薯叶也被称为“喂猪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常被当作饲料的蔬菜突然“封...
-
身体长息肉不要忽视 一文了解应对方法
体检报告上有时会出现息肉、囊肿、增生、结节等字眼毕竟是身体内长了一些“多余”的东西心中难免忐忑需要做手术吗?会癌变吗?快一起来看看吧~身体里的息肉不重视,可能会癌变息肉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