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 中国年轻人爱上石矶娘娘
中新网杭州2月13日电 (钱晨菲)蛇年之初,魔童登顶。
自2月6日成为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持续飙升,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上映。
除了哪吒、敖丙等主角受到大众追捧,“小角色”石矶娘娘以其乐观、自信的人物形象迅速走红,获得众多中国年轻人的喜爱,相关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网络热榜。
“万物皆可石矶娘娘!”近日,有网友用黏土捏出了石矶娘娘的形象,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一创意举动瞬间点燃了年轻群体的热情。评论区内,大家讨论热烈,纷纷晒出自己的DIY作品,“橘子皮版”“核桃版”“土豆版”……一场别开生面的石矶娘娘复刻大赛悄然开赛。
中国年轻人为何爱上石矶娘娘?杭州“00后”大学生王以呈坦言,自己为石矶娘娘“三刷”电影。“石矶娘娘稳定的内核、乐观的心态,都让我为之疯狂心动。我觉得她是一位‘哲学大师’,哪怕是面对绝境,也可以自信从容地喊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同样被石矶娘娘圈粉的“90后”女生李素素表示:“石矶娘娘戏份不多,但人物设定非常鲜活。特别是她脸上长着痘痘,挺着圆肚子说着‘老娘最美’,都让我印象深刻。美是可以多元化表达的,无需遵循千篇一律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解读了石矶娘娘这一形象:“她是一个心思单纯、可爱的、憨憨的形象,她其实可大可小,自己为自己塑形。她没有以别人的眼光来判定自己,她就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诚然,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面临着来自学业、职场等多方面的压力,石矶娘娘的设定,好似给一些人的“精神内耗”开了剂良方。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媒体评论员杨吉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石矶娘娘走红,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的互联网迷因传播。作为神话人物,石矶娘娘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通过电影重新找到了属于她的现代观众。小人物蕴藏着大哲理,其精准击中年轻受众、引发情感共鸣,这也是人物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任何时候爱自己,都是好“石矶”(时机)。做人跟着石矶娘娘学,爱自己、不纠结,哪怕是捡片树叶,也能当成蝴蝶结。(完)
-
持续更新!第20届华表奖获奖名单公布中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获奖名单陆续公布中: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张译(《三大队》)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惠英红(《我爱你!》)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蔡涛、廖拟(《无名...
-
文化中国行丨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 春日天空“筝”奇斗艳
风筝,古称“鸢”,起源于中国,风行于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工艺中的文化印记↓↓↓日前,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爱好者以天...
-
国产影片活力迸发 大家说最爱这几部
最近几年看过的国产影片里哪些让您觉得很有共鸣、印象深刻?看看大家怎么说↓为观众奉献有时代气息、生活质感、创新探索的优秀国产影片,是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联合大数据机构,梳理最近十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前20名,对现实题材影片数量和票房进...
-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超多观影福利手把手教你领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7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251.38亿元居全球第一今年,你都看了哪些电影?还有一个好消息超多观影福利来了!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跨行业、跨部门联动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打出促进消费...
-
何以中国 - 探寻书坊乡的千年文脉
央广网南平4月23日消息(记者罗晓英)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这片被誉为“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土地上,千年墨香依旧袅袅升腾,建本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近日,记者走进建本文化的发源地——建阳区书坊乡,踏上了一场探...
-
AI动态海报|古人读书有多“卷”?先贤的读书攻略请查收!
谈起“读书”,我们会想到什么?是耳熟能详的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家喻户晓的故事?读书,是修养,更是一种习惯。古往今来,读书文化的种子不停播撒。从竹简芸签到电子屏幕的方寸之间,我们从书中获取了无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