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两手硬” 心外医生推动心脏手术创新
中新社上海2月16日电 题:临床科研“两手硬” 心外医生推动心脏手术创新
作者 范宇斌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难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被誉为“刀尖起舞”。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该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些疑难重症病人的手术。
赵强从医执教38年,个人累计手术量超过3万例,培训1000余名冠状动脉外科医生。
不久前,赵强入选首届“国家杰出医师”。他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这一荣誉是对医务人员的关爱与肯定,让我更有信心为广大病人做好医疗服务。”
赵强在大学实习时接触到心脏外科,被“心跳与生命同在”所触动,毕业后决定报考心脏外科研究生,从此立志要成为心脏外科医生。1998年,他出国深造回到上海,扎根心脏外科第一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并不断创新。
赵强与同事开展手术时的场景。 (瑞金医院供图)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中国开展的手术量少、成功率低,且技术落后。赵强在中国率先开展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助于降低创伤、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的信任度。
此后,赵强开创了诸多心血管外科新技术,包括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及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等。
在赵强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心脏外科医生,要关爱病人,并且喜欢这一具有巨大挑战性的专业,不断地虚心学习,向老师、书本和病人学习。“每当我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来,我最能体会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
赵强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临床与研究并重”。他认为,只有临床与科研“两手硬”,同时基于患者需求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作出医学贡献。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如何提升病人的远期疗效?对此,赵强率先提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概念,并联合中国多家心脏外科中心发起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ACAB研究),发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1年时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该研究结果获得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并刊登于世界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心肌梗死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由于心肌缺血受损、心肌收缩乏力等,心脏无法像以前那样有效地运转,常危及生命。对此,赵强团队研发出一种可灌注的多功能心外膜装置,在传统单一的心脏补片基础上增加了内层微通道网络结构,并整合给药系统,连接皮下植入的微量泵。
“心肌补片能够修补受损的心肌组织,就像给受损的心脏打一个‘补丁’。”赵强表示,未来,医生通过皮下植入的微量泵可直接向病人的心脏投递各类治疗物质。该研究成果为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治疗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将加快临床转化。
多年来,赵强积极推动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医学声音,参与各类帮扶活动。作为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副主委,赵强今年计划参与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助力帮扶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完)
-
花样取暖设备齐上阵,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才安全?冷空气持续发力今天,我们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一时节草木凝霜,万物敛藏随着寒意渐浓秋天“体验卡”即将到期“凉爽模式”向“寒冷模式”切换瑟瑟发抖的“怕冷星”人纷纷拿出自己的“续命”妙招:穿上一层又一层保暖秋裤贴上暖宝宝、打开“小...
-
亮点速览、“干货满满”!这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
-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牛奶 vs 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合适你?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清晨的餐桌上,有人离不开一杯牛奶,有人喜欢热腾腾的豆浆。它们看起来都是“健康饮品”,但从营养构成到适合人群,却各有特色。那么,牛奶和豆浆到底谁更营养呢?喝的时候又该选择哪个?...
-
数说中国|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制作:张维革 崔文 张子彧 钟睿 曲振东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 胥晓璇 秦迎 李雪施鳗珂策划:徐金泉 王迎 李真 陈琛...
-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如何看待“十五五”时期在中长期发展蓝图中的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在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