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所有“吒儿”心底的意难平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娘不能陪伴你长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抱着儿子哪吒的殷夫人,轻轻说完这些话,身形就此慢慢消散。
这一幕,后来成了不少观众心中的意难平。
电影里的笑点很密集,可也同样赚足了人们的眼泪。不止一个人,从包括殷夫人在内的各类角色身上,看到了世间最珍贵的情感,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

又美又飒的女将军
很多人说,二刷《哪吒之魔童闹海》,哪怕是早已知道每个人的结局,却依然会为他们流泪。
比如殷夫人,以往的神话故事里对她着墨不多。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哪吒2》)里的她,又美又飒,性情十分坚韧,是女将军,也是慈母。
她对哪吒的爱,满足了不少人对母亲的想象。由于是“魔丸转世”,小哪吒力气大、脾气火爆,周围人多少都有点排斥他。但殷夫人从未被世俗眼光左右,而是坚定地接纳了儿子。
哪吒踢毽子如同“拆家”,没有防备的殷夫人直接被撞进墙里。看着双手插兜、表情小心翼翼的儿子,她选择穿上铠甲,让孩子开开心心玩到尽兴,给予足够的陪伴。
她对哪吒并不是无条件溺爱。殷夫人的三观很正,允许孩子与众不同,但绝不让他在是非对错的问题上“跑偏”。她同样教会哪吒,你是你自己,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评价。
包容、尊重,张弛有度的爱,才能让孩子的灵魂长出血肉,释放天性、尽情成长。殷夫人做到了,也才造就了那个之后敢于反抗不公平的命运,想要扭转乾坤的哪吒。

被爱治愈的“吒儿”
有意思的是,哪吒这个小孩,其实是有点小小的“傲娇”在身上的。
虽然他自己不太愿意承认,但是早期哪吒的内心确实有点敏感、拧巴:明明希望融入周围的环境,愿意向周围的人示好,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情。
申公豹有一句话很出圈,“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哪吒同样也曾经遭受过周遭异样的眼光,被排斥过,是殷夫人慢慢治愈了他,让他知道,要去勇敢地打破偏见。
电影里有个小小的伏笔,哪吒要去玉虚宫参加“修仙考核”,殷夫人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道别时想要抱一抱儿子,哪吒觉得有些肉麻,害羞地拒绝了,总觉得以后还有机会。
然而,等到在鼎内相见时,已是生死关头。殷夫人很快体力不支,最后时刻,她阻止哪吒吞下灭魂丹,在身形即将消散之际,用尽全力拥抱了儿子,“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
而哪吒脸上那股几乎肉眼可见的悲伤,融进了未能及时回应母亲的遗憾,也化作不少人心底剧烈的痛楚。以至于有人看到这一段时,忍不住眼泪狂飙,“求复活殷夫人!”

打动无数网友的,正是殷夫人从未动摇过的母爱。对“拧巴”的哪吒,她给予的是“以爱托举”,选择了理解和引导。这样的关爱和支持,是现实中不少“吒儿”终其一生都想拥有的。
鲜活的人物和情感
就在不久前,《哪吒2》刷新票房纪录,登上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榜首,妥妥的赢家。如果从刻画人性的角度看,这部电影爆火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角色都很饱满。
包括殷夫人、哪吒在内,敖丙、李靖、敖光……不少人能从故事和人物之中找到情感共鸣,或者是学到面对困境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看上去拿了反派剧本的申公豹,出身不好,靠自己一路“卷”进玉虚宫,却成了仙界的“边角料”。他做过错事,很讨人嫌,但对家人也有温情的一面,攒下仙丹交给弟弟。

得知家人的遭遇后,他也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根据弟弟申小豹身上的伤痕,识破无量仙翁的阴谋,救出李靖夫妇,痛斥三大龙王,孤身冲上高空,准备“以一敌万”。
出场次数不多的申小豹,结局令人唏嘘不已。申小豹很听话,刻苦练功,性格单纯而又直接,嫉恶如仇,面对危险,奋不顾身想要保护亲人,最后却遭遇飞来横祸。

心宽体胖的太乙真人,告诉人们如何保持情绪稳定。面对再大的难题,他依旧松弛感拉满,关键时刻又很靠谱,想着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人也是他,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经历不同的人,可能会从这部电影中读出不同的意味,哪怕在正片完结之后,依旧觉得“意难平”。一部分人为亲情和友情哭得泪流满面,一部分人看到了职场中打拼的自己,感叹命运无常。
现实生活不会总是像电影那样层层反转,但也不会一路坦途。前路漫长,每个人都要学会坦然接纳自我,不怯懦、不内耗,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人生之路,总归是自己走出来的。(完)
-
七夕启幕 以爱为约 “920就爱你”首部微短剧《宁波·遇见》正式开机
中国台湾网宁波8月29日讯(记者 郁诚)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920就爱你”系列微短剧首部作品《宁波·遇见》在甬正式开机。该剧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宁波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网、北京郑云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制作...
-
从“老铁”到“小铁”,这档亲子微综艺何以打动人心?
这个暑假,亲子旅游热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区、博物馆、主题乐园中,多了不少举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视频平台,一档名为《小铁环游记》的亲子旅行微综艺悄然出圈——没有夸张的剧情设计,没有刻意制造的亲子冲突,它用最真实的记录、最自然的互动,让...
-
长知识了!原来“觥筹交错”的“觥”长这样
央视网消息:暑期多地迎来文博热。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汇集了全国50多家文博机构的340多件(组)青铜器和相关文物。“吉金”是古人对青铜的雅称。“中国”二字则取自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意为天下的...
-
一起回顾成都世运会中国队夺金高燃瞬间!
作者:贺劭清 程嘉馨...
-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扎根本土、特色鲜明 这个暑假中小博物馆火爆“出圈”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