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科技(双奥之城|让山林场馆充满科技味中国味)

时间:2023/06/13 17:27:52 编辑: 浏览量:

​​

双奥之城|让山林场馆充满科技味中国味

​​

▲运动员在充满科技感的雪游龙赛道中训练。视觉中国 供图

延庆赛区是本届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在地形复杂、气候严苛、生态敏感的小海​陀​山区,建成世界领先的冬奥赛事场馆,填补了我国高难度雪上场馆建设空白。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李兴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奥设计师。

从鸟巢转战小海陀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李兴钢就曾担任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并带领团队持续参与了鸟巢赛后运营保障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李兴钢又成为了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是名副其实的双奥设计师。

“可以说,我们是把整个小海陀山南麓变成了一片场馆,建设体量是鸟巢的10倍。”李兴钢说。

场馆本身的建筑难度也相当高。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例,赛道需根据每一处弯道变化相应调整赛道的曲面形状,保证运动员过弯时安全性和竞技性的平衡,近2公里的赛道,几乎每个截面都不同。这种高难度竞技场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在国内还是首次。

李兴钢带领团队开始“逆向研发”,展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的课题攻关。

山林场馆充满科技味

延庆赛区的场馆选址也有讲究。按惯例,雪车雪橇项目的赛场一般在山体北坡,以避免白天阳光直射造成赛道冰面变软。但设计团队把小海陀山转了个遍,选来选去,只有南坡的一处区域具备合适的建造坡度。

“把南坡变北坡!”李兴钢团队利用自然地形的天然遮挡,配合人工地形、遮阳棚、挡风背板等设计,实现了雪车雪橇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的研发和建设。最终,方案顺利通过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审核,赛道的节能指标甚至优于北坡。

设计展现中国村落文化

冬奥村的设计更是满满的中国味,李兴钢团队没有沿用历届冬奥会“在山里盖大楼”的思路,而是采取了我国传统山村的聚落式布局。一个个庭院依山就势,沿山坡蔓延开来。建设过程中,大量原生树木被保留,上世纪40年代的小庄户村遗迹修旧如旧,充分展现了村落文化的传承。

延庆赛区建成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被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分别认证为“世界领先的高山滑雪场馆和雪车雪橇场馆”。

对延庆赛区的未来发展,李兴钢团队早有规划。他们深入总结了“鸟巢”的赛后利用经验,为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发展提前制定了“冬奥雪上场馆及附属设施赛后改造设计技术和导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预留出赛后利用的改造升级空间。李兴钢表示,在后冬奥时代,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不仅能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国际级的冰雪运动场馆和训练场地,也将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冰雪运动。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

双奥之城|让山林场馆充满科技味中国味

​​

来源 客户端 冬奥会刊 | 记者 刘苏雅

编辑:韩烨

流程编辑 邰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