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姑(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时间:2023/05/12 13:29:52 编辑: 浏览量:

踔厉奋发的“怀远人”

――赣西北客家人简述

邱甫田

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一、引言

江西南部赣州向来有“客家摇篮”之美称,除章贡区外,其余17个县都是纯客家县,现有客家人700多万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远离闽西700多公里外的赣西北,有一群称为“怀远人”的人,现在约有六、七十万人口,也是十足的“客家人”,他们为何叫“怀远人”?什么时候迁徙到赣西北的?他们的生存与生活情况怎样?他们与闽西客家是什么关系?

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赣西北属于九江市、萍乡市和宜春市部分地区,主要包括修水、铜鼓、万载、靖安、奉新、宜丰、高安、上高、宜春、萍乡等市县。明清时期,上述县市主要属于南昌、瑞州、袁州三府。

通过实地走访,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族谱等,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些秘密。

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二、迁徙与入籍

明清时期,因战乱等原因,赣西北的山区十室九空。而这样的山区非常适合已与山区结缘的客家人的生存发展。根据有关史料,大约从明中叶起,客家人即开始前往赣西北山区种麻植蓝,成为当地的“棚民”。他们“依崖傍麓、缚茅为棚”、“男女并耕”。清义宁人熊为霖写有一首《过桃花岭》诗,是客家人在赣西北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青布裹头肩荷锄,沤麻才了又沤蓝,棚家血汗经霜露,茅屋三间月一岩”。但是他们却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明末清初,在袁州等地发生了以邱仰寰、朱益吾为首的多起棚民起义。当时又正值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清更替、三藩之乱,棚民起义与之交结一起,让明、清政权头疼不已。最终,棚民起义被镇压,“棚民”被清算和驱逐。

到了康熙年间,袁州等地棚民再次发起反清斗争。遭朝廷残酷镇压后,朝廷还严令禁止“棚民”留在当地,“严示驱逐”“悉令回籍,永绝根株”“不准编图立籍”。

棚民驱逐了,田地又只能是大片荒芜,田粮丁赋收不上来成了地方政府的大问题。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收纳钱粮,从康熙十七年起,江西各州又奉旨纷纷向临近省、州、县发出招贴,招徕外人入垦。于是福建的上杭、武平、长汀、宁化,广东的长乐、兴宁、平远、大埔、镇平、和平、龙川、程乡,赣南的会昌、上犹、崇义、安远、兴国、定南、龙南、信丰、南康等数十个县的客家人又成批前往赣西北,开垦荒地寻求新的发展。

《义宁州志》人口栏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应该是较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的历史:“递自康熙三十年后,国家生齿日繁,闽广诸省之人,散处四方。分宁地广人稀,因而诸省之人,扶老携幼,负耒而至。缘旷土之租甚轻,久荒之地极沃,而无产之人,得土耕种,其力倍勤。不数年,家给人足,买田置产,歌适乐郊矣”。

据《客家人在修水》一书介绍,客家人在康熙年间纷纷来宁,先来之人招朋引友,到康熙末年全县已有客家人一万余人。比如,康熙二十年(1681年)谢元高从宁化县石壁村迁入义宁州下武乡山口。邓子秀,于康熙己丑(1709年)由上杭苏姑坑迁入下武乡山口。祖籍上杭县胜运里的邓如道,于乾隆年间由江西广昌县迁入义宁州崇乡四十都。康熙年间,上杭邱姓有邱恒习、邱文宗、邱清峤、邱云就、邱上元、邱九恒、邱琅公、邱琼元、邱京琳、邱瑞麟、邱立典、邱胜昌、邱振汉、邱振海、化化飞、邱化圣、邱天环、邱启万、邱启淑、邱盛千等,乾隆年间,上杭邱姓还有邱瑞敬、邱腾远、邱廷远、邱廷清等迁入宁州。客家族谱博物馆馆藏《上杭丘氏三五郎公族谱》里有“三五郎公裔孙外迁情况一览表”,笔者仅对中都丘氏明确记载迁往宁州进行粗略统计,就有110多户,由此可知当时上杭迁赣西北人数之多。从丘氏这个个案推理,清朝早中期,从闽西、粤东北等地迁到赣西北的客家人可能达到好几万人。《江西客家概述》一书也认为,“包括当时袁州、瑞州的客家垦荒者。倘若全部加在一起,人数可达几十万”。

随着客家“棚民”的又一次大量涌入,“土客”的矛盾又突出起来,更麻烦的是还可能重蹈此前“招徕-驱逐-再招徕-再驱逐”的“覆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幸好碰到了雍正皇帝等当时一批有识封建君臣。

《客家人在修水》介绍,宁州棚民为了取得与土著同等的待遇,雍正元年(1723年)8月,有棚民黄、刘、谢、张、余五姓代表联名具文申请入籍。宁州知州刘世豪同意并向南昌府申报。然而,当地一些士绅和学生以占据他们科举学额为由反对,并煽动一些“土著”群众进行阻挠。

关于如何管理棚民问题,一定是当时朝廷极为重要的事项。据万芳珍《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与矛盾》一文介绍,雍正二年,户部尚书张廷玉就棚民问题奉旨条奏交江西、浙江督抚详议。“条奏”改变过去“镇压、驱赶”简单粗暴办法,从棚民州县官员的选配、棚民的入籍、待遇的改善,往来不定棚民的管理等都作了详尽的考虑。同年,清廷正式颁布了“棚民保甲法”。规定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棚民,“今照保甲之例,每年按户编查,责成地方并甲长出结,呈送州县官,据州稽察。倘居住分散,不论棚数多寡,自为一甲,互相稽察。内有已置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著,一体当差 。至一邑中四、五百户以上者,请管官即于居乡庄内选立保长,专司巡察。其棚民有愿回籍者听”。对棚民子弟应试问题也作了规定。关于童生科举考试,最初拟定“于义学课习五年后得一体考试,卷面令注‘棚童’字样”。

“棚民保甲法”的出台,各地“棚民”入籍问题大多得到解决,但是江西宁州的“棚民”却碰到了麻烦。

三、“怀远都”与“怀远人”

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为了解决没有户籍,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等问题,宁州客家人最早向官府提出入籍申请,可是他们碰到的困难却最大。

雍正元年(1723年)8月,宁州(清嘉庆六年改为义宁州,包括现在修水和铜鼓两县)棚民黄、刘、谢、张、余五姓代表联名具文申请入籍。宁州知州刘世豪同意并向南昌府申报,计划成立“广福乡”,安插客户。没有想到的是,消息传出后,当地少数士绅、生童反对。他们还编造舆论,煽风点火,到州干涉阻挠。雍正二年正月,清廷户部尚书张廷玉,奏请在浙江、江西两省“安辑棚民”,得到朝廷批准。雍正三年颁布了“棚民保甲法”。可是,宁州少数士绅、生童继续联名向各衙门告状,阻挠客家人入籍。知州刘世豪按照“棚民保甲法”,态度坚定支持客家棚民。可是当地士绅继续纠集生童、家属等聚会闹事,不参加当地的州考等,结果当年5次更改考试日期都没有考成。还有土著诬陷刘世豪是客家人(实际是南京人)庇护客家人,是分裂版图,养虎贻患,扬言将其伺机杀害。刘世豪不畏强暴,坚持正义,将宁州情况详细向上级报告后,得到上级支持,晓谕当地生童,捉拿阻考人员,罢考事件得以平息。

然而“棚民”入籍问题还是受到当地人的阻挠。最后在上级官员的支持和一些当地土著乡贤的协调下,知州刘世豪作了一些妥协,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雍正三年7月13日,刘世豪遵照院、司、府的指示,在宁州另立“怀远都”,正式发文编制都、图、户、甲,登记丁粮图册。8月7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宁州设立“怀远都”。从此,在宁州境内的棚民被称为“怀远人”。“怀远”顾名思义,是“怀柔远人”以“同沾圣朝之化”的意思。客家棚民编入“怀远都”的都、图、户、甲,不与土著混在一起,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独立的行政地域,而是补插寄挂(另编)在当地各都、各乡之中,入籍后需按户丁完粮纳赋,客家子弟参加科考卷面注明“怀远”字样。据有关资料说,后来因为陈宝箴、陈三立等的考试卷上都载明“怀远都人”,这个名称随之在全国传开。

怀远都共设4个都,每都分2个图,每图分10甲,共4都8图80甲。分插在宁州八乡中的高、崇、奉、武、安、泰六个乡,仁、西二乡没有。一、二都在现铜鼓县境内,三、四都在今修水县境内。三都一图在山口、漫江及程坊一带,三都二图在何市上奉一带,四都一图在黄沙港、汤桥等地,四都二图在黄沙桥及泰乡、高乡地区。雍正后期,从上杭中都琳坊迁到修水的陈公元家族(其后代成为著名的“陈氏五杰”),编在四都二图。

宁州是客家人移民赣西北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因此,与当地土著人的矛盾冲突最为突出,最具典型性。随着怀远都的设立,客家棚民的入籍与科考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此后“土客”之间虽然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已无伤大雅,土客之间更多的是竞争与共同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融合。此后,由于“怀远人”在赣西北范围不断迁徙,这个原本只属于(义)宁州客家移民专属的名称,得到整个赣西北人的认同,赣西北的客家人就成了“怀远人”。由于“客家”这个专属民系称呼出现在清中叶以后,因而赣西北的这支“游子”,当时只知自己是“怀远人”,而不知是“客家人”。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客家热”在国内的再次兴起。

四、 “怀远人”的荣光

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怀远都”的设立,既是斗争的胜利,也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一方面解决了客籍棚民的入籍与考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还是把“土客”截然地分成了二类人群,客籍人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和欺压,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客家人争强好胜、奋发图强的性格。他们主要在二方面进行抗争。一是经济上,争取与当地人同等的待遇。刘经富《江西修水怀远人的历史研究》一文介绍,客家棚民入籍后按政府要求承担赋税徭役,可是土著当差人营私舞弊,用大戥称银,大斛量谷,踢斛淋尖,还要负担名目繁多的附加费。怀远人完粮折价竟是本地人的两倍,激起了客家人的义愤,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起,怀远人不断上告,但一直没有结果。至咸丰三年(1853)怀远人准备联合起来抗粮不交。幸有本地绅士查髻峰出面从中劝解、调停,当时的知州叶济英又“廉能干办”、严格执法,将各图差役一概革斥,各种摊派一并废除,并准许怀远人设立公局,自办漕粮。于是怀远人很快进行筹措资金,在州城购置宅基地,建造公局,取名“全善局”。此后,怀远人的粮赋收缴由怀远人自己经手,各户将粮赋交到全善局,再由全善局统一交到州衙。后来怀远人的“全善局”利用办理公事剩余的钱谷,置办产业和作为奖励科举功名的基金,使全善局的功能由单一的收缴漕粮向多功能发展。

二是文化上,大力举办学校、书院,培养人才,鼓励学子努力学习,科举出仕,提升政治地位。道光十七年(1837),怀远人首先在铜鼓创办了“奎光书院”,为怀远人学习提供了便利。由于奎光书院设在铜鼓,交通不便,效果不很理想。道光二十四年(1844),以林汁青、郑体元、陈伟琳(陈宝箴之父)为首的怀远都绅士、生员、民人共64人,倡议在州城再办一所书院,得到州主蒋启赐批准和鼓励。怀远士庶踊跃捐纳,半年多时间,共有117人捐钱捐米,得银两高达二万六千九百四十两。同年l2月,怀远人在州城中心位置购买旧宅一栋,取名“梯云书院”。书院的建筑规模宏大,门楼巍峨,美仑美奂,大小房间近百间,是义宁州规模最大的书院,比本地人集资创办“凤巘书院”早了20年。同治八年,八乡之一的高乡在州城又创办了“鳌峰书院”。

据吕宗望《义宁州客家志重梓序》介绍,梯云书院自创办至清末改为学堂,近百年内,为怀远人培养了大批人才。怀远籍的文、武公职人员,大都出自梯云书院或梯云学堂。自雍正三年准参加科举考试至清末出文武进士10名,举人100名,其中武举73人。1912年以后,有中将1名,少将4名。其中,陈宝箴家族最为出色,“义宁陈抚”陈宝箴、“义宁公子”陈三立、“义宁先生”陈寅恪、“陈氏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等名号享誉世界。彻底改变了“怀远人”受歧视的历史,使怀远客家人在赣西北光芒万丈、魅力四射。

五、结语

你知道“怀远人”吗?你知道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籍地在上杭吗?

民族的发展与融合,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清康熙后迁徙到赣西北的客家人是艰辛的,也是励志的,更是幸运的,他们在土客矛盾斗争中大多数时候都得到朝廷、地方官员、地方士绅的理解与支持,使矛盾往正确、和解的方向发展。他们也用自己的作为、成绩、顾全大局证明了自己。随着怀远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本地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对立抗争逐渐变为互通、协作与竞争的关系。正如一级作家、修水县客家人叶绍荣在传纪文学《陈寅恪家世》中所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著和客家人之间由矛盾而团结,由团结而融合,久而久之,日趋和睦,以至联姻。他们与当地土著人一道,挥洒着智慧和汗水,建设着他们共同的家园”。而因为竞争,二支民系也有了更大的活力。在这竞合中,赣西北的客家人又一次绽放出耀眼的荣光。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远离客家大本营的“怀远人”,历尽千辛,踔厉奋发,成为中国明清时代客家移民最典型的代表!也成为历史上客家人的优秀代表!


来源:客家族谱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