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张兆和-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时间:2024/04/17 16:23:50 编辑: 浏览量: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1932年盛夏的一天,苏州九如巷张公馆门前站了一位身穿灰色长衫的人,他带着眼镜格外的温文儒雅。他叩响了张家大门以后,对看守的下人说:“我姓沈,来拜见张家三小姐。”

张家是苏州的名门贵族,府中的四位千金更是被誉为奇葩,所以拜访爱慕者络绎不绝。

下人回答说张三小姐不在,这个年轻人有点失落,他心神恍惚的留下了自己的旅馆地址和电话转身要走,恰巧张家二小姐张允和出来了。“他现在我们那个门口,我都没有知道。因为我们那个时候还很小,不大看著作,只晓得他是文坛上小有名气的作家。”张允和(张家二小姐)在后来的回忆录对这位沈先生的描写,这位沈先生和张三小姐的关系是师生,也是恋人,更是后来一生的伴侣。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年出生于湖南凤凰。沈从文喜欢书,喜欢用文字去装扮自己的人生,在他看来,生活上的浪漫可以用文字来表现。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座散文《一封未曾邮过的信》,至此以后又陆续发表了《狂人书简》等,与此同时在文坛上小有名气。

时年胡适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在徐志摩的推荐下,胡适聘用了沈从文做大学一年级现代文的讲修课。对于沈从文来说,这是个不可高攀的机会,因为他小学毕业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在高考中英语还得了零分!现在却要为一群大学生讲课,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

暑期结束学生们返校的第一节课,也是沈从文第一天上课。为了不怯场沈从文备足了一节课所需要的材料,还特意花了8快钱包了一辆黄包车,而他当时授课的酬劳只有6块钱而已。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因为当时的沈从文在文学界小有名气,所有很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教室坐满了人。沈从文到了教室突然忘了事先准备好的开场白,他僵僵的站在讲台上。一分钟过去了,他没有说话,两分钟过去了他没有说话,没办法他只能用文字来救场。他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六个字:请给我五分钟。五分钟过去了他还是没有说话,一个班鸦雀无声,有的学生也替沈从文莫名的紧张起来,其中就有刚从预科升入大学部的张兆和。

沈从文终于开口了:“你们来了这么多人,我要哭了。”对于他来说更擅长是写文章而不是去教人家怎么写。张兆和姐妹见他这副狼狈样不由得笑了起来,沈从文的第一次表现让张兆和觉得他只不过是会写些文章而已的文弱书生罢了,中看不中用,但是张兆和还是会经常的来旁听,次数多了沈从文也注意到了这个女生。张兆和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秀发齐耳,算的是一个美人胚子。但是因为皮肤有点黑,所以同学给她的称号是“黑牡丹”。而在沈从文心里却把她比做“黑凤凰”。因为这个时候的沈从文已经陷入情网了,但是沈从文对爱情很笨拙,就像在他去湘西当兵的5年中,暗恋过一个马姓女子却因此被她的弟弟骗走1500多的大洋!沈从文不会花言巧语,却也想追求到张兆和,思前想后,沈从文决定用文字写情书!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第一封情书寄出去很久后并没有得到回复,但这并不能减少沈从文的热情,他孜孜不倦的写着,希望这些信能把他的情意传达给他的“黑凤凰”,这个才貌双全,知书达理,理想中的伴侣。

几十封信寄出去了一样是石沉大海,没有什么回复。这让沈从文有点受打击。这些信落在地上都能有个声响,却不能让张兆和心里泛起半点涟漪。可是他没想过对于张兆和来说,她不做回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太小了以及作为女孩子的羞涩,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在那个封建年代,师生恋是被看做不伦,会受到唾弃!

无可奈何,沈从文只能去找她的舍友王华莲。王华莲告诉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不止他一个,张兆和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情书,还给这些追求者们编了号,沈从文光荣的做“了青蛙13号”。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王华莲的话让沈从文开始担忧起来,他不知道如何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最后沈从文竟然像一个无助的小孩子一样在王华莲面前动容的哭了起来。然而沈从文的哭并没有打动王华莲,反而让王华莲觉得堂堂大丈夫在一介女流之辈面前流眼泪,根本配不上名门贵族的张兆和。遂不再帮沈从文。后来张兆和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道:“他对我的室友莲说,如果得到使他失败的消息,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这是一条积极的路,但多半是不走这条的。另一条有两条分支,一是自杀,一是,他说,说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说恐吓话,我总是得…总是出一口气的。出什么气呢?要闹得我和他同归于尽吗?那简直是小孩子的气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

既然别人不能帮自己,那就去找自己人吧。他找到了胡适。胡适喜欢做媒人,看到沈从文如此消极,就决定出马帮他搭这根红线。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很快胡适把张兆和约到了自己的家里。胡适开门见山的地说:“沈从文是个不可多得的男人,他有才情也有德艺,很难得啊。”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胡适看软的不行就直接坦白:“他固执的爱着你。”“我固执的不爱他!”看到张兆和如此强硬的态度,估计是不会给沈从文一点机会了。无奈失败的媒人只能写信给沈从文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那些说爱情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们要经得起成功,更要经得起失败。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能拒人自喜”。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久胡适辞去公校校长一职,沈从文也因此不能继续教任,这意味着他不得不离开张兆和。但是沈从文在走之前也想弄明白张兆和的想法,于是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长达6页的信,表达了对张兆和的满满爱意,得不到的痛苦,以及两个人不能在一起的遗憾。

正是这六张信函让事情有了转机。“看了他这信 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 还是用文字装点得 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 因而陷他人与不幸的难过中 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 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离开这世界以前 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 我总会记着 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他为了我把生活的均衡失去 他为了我 舍弃了安定的生活 而去在伤心中刻苦自己。”至此张兆和在她日记里写下这段话,至此也就默许了沈从文炙热的感情。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那时恰巧是五四运动的兴盛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对于以前封建制度所留下来的观念也不再那么拘束,师生恋也被大众所认可。

张兆和回到家后,二姐告诉她沈从文方才来过家里找她,并留下了他旅馆的地址。张兆和是个很理性的人,虽然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但是一个女学生去男老师的房间,还是旅馆让张兆和有点为难。二姐说:“如果你真的想明白,就去。”张兆和,去了。

听到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沈从文打开房门,门口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日思夜想的黑凤凰。张兆和的拜访也让沈从文心里有了底:她同意了!

从那以后,沈从文经常拜访张家,并且到深夜才离去。三年了,整整三年的不忘初心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沈从文生性腼腆所以不得不拜托张允和托媒去询问张父的意见。沈从文说:“如果爸爸同意了,就给我发电报,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张父思想开明,没有反对他们两,事情出乎意料的的顺利。张兆和在二姐张允和的陪同下给沈从文发了电报:允仅仅一个字,却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张允和发出的电报,其二就是同意了!张兆和比较细心,她怕沈从文看不懂就又发了一封详细的电报。

1933年9月9日二人在北平中央公园举行了婚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婚后的沈从文文学作品也达到了顶峰,《边城》就是婚后完成的,他将对张兆和的爱也融入了作品中。《边城》里的翠翠就是以张兆和为原型刻画的经典人物:短发齐耳,皮肤微黑却姿容俏丽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沈从文照例称她三三,张兆和平生第一次露出女孩子的娇态,亲昵地称他二哥,在信里担忧地说:“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沈从文则回信安慰她说:“三三,乖一点,放心,我一切好!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二人囡囡情意,似乎在信里才能拥有炙热的情感。分别对别人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对他们两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这样他们又可以像在恋爱中一样疯狂的通信。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梦中伴侣,沈从文格外珍惜这段婚姻。然而在激情褪去,更多的是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事,就是这些琐事让二人的隔阂不断变大。

李敖说他受不了胡茵梦在厕所里便秘,因为女神变成了女人。沈从文是文人雅士,在张兆和嫁给他时,也没有要嫁妆,沈从文是清高了,却苦了张兆和,尤其是沈从文还有一个败家的九妹,经常不得不当掉张兆和的一些首饰来补贴。对此张兆和没说什么抱怨。

张兆和嫁为人妻以后,不再讲究什么名门的排场,她安心下来做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在家里生活琐事和经济而发愁,她是理性的,她知道生活是生活,和感情是两码事,她不需要什么无价值的浪漫,她要的是温饱和睦的生活。而对于沈从文来说就不一样了,他身上有着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即使是结婚了,他还希望生活里有足够的激情,有不可言喻的浪漫,他对婚姻抱着更多的憧憬。两个人的思想不在一条轨迹上,自然而然的导致了分歧。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沈从文喜欢乐善好施,对朋友更是慷慨解囊。然而那个时候他们自己的生活都已经很拮据了,张兆和就说:“(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这让沈从文很是难受。沈从文喜欢听佯戏,然而这些咿咿呀呀的音乐根本入不了张兆和的耳,她觉得沈从文在装高雅人士。她还很讨厌沈从文的书,总是挑剔他的语法,还擅自主张的改掉,这让沈从文很是气愤,后来沈从文都不敢再让张兆和看书。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北京)沦陷,沈从文一路逃向南北,而张兆和却要执意留在北平。战争硝烟的岁月,二人依旧同过书信来保持联系,但是二人信中不再是情意缠绵,而是无休止尽的争吵。沈从文希望张兆和能带孩子一起过来,然而张兆和却以“孩子需要得到照顾”为理由,不肯南下。最后二人争执不休,沈从文写信道:“即或是因为北平有个关心你,你也同情他的人,只因为这种事不来,故意留在北京,我也不嫉妒,不生气。”沈从文这样说是因为他开始怀疑张兆和背叛他了!“你到底是爱信还是我这个人!”沈从文无力写道,他开始觉得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一个错,然而也印证了那句“爱你是我的不辛。”

最后张兆和愿意南下,然而两个人的感情却已经遍体鳞伤。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她是小三,更是他要的三三

张兆和和沈从文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沈从文也越来越觉得在张兆和身上发现不了翠翠的那种洒脱气质。

不久在老乡熊龄家里沈从文邂逅了高青子,这个可以说是从他小说走出来的女子,有他想要的洒脱。高青子是那个时候的文艺女青年,对沈从文更是顶立膜拜。这让沈从文觉得遇到了知音。

有一天,高青子知道沈从文会过来,就特意穿了一件绿地小黄花袄子,还在袖口涂了一抹紫色。这是按照沈从文小说《第四》来打扮的,果然沈从文看到以后眼前一亮“灵魂伴侣!”

高青子在沈从文主办的《民晨刊报》上发表了《紫》。书中的内容是一个叫璇若的女子与一个有婚约在身的男子的感情纠缠。高青子的这些用意沈从文当然知道。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不久沈从文就把高青子调到了西南大图书馆,方便二人约会。沈从文觉得自己是真爱上了高青子,却又不想对张兆和隐瞒,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去找林徽因诉苦。林徽因说:“人生就是这样的。你的诗人气质造了你的反,使你对生活和其中的冲突迷茫不知所措。”

沈从文还是和张兆和坦白了,张兆和没有大吵大闹,因为孩子和家庭,她还是很想挽回这段婚姻,为此还专门托人给高青子介绍对象。

很快高清子给《紫》定下了结局:最终不过是一颗流星的划过。转眼就过了。这也暗示了她和沈从文的结局。

1946年沈从文为了纪念和张兆和结婚13年纪念日特意写了著书《主妇》,更多的是对张兆和的忏悔,在书中他也表明:“和自己的弱点而战,我战争了十年。”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有人也许想问,沈从文和张兆和之间是不是真爱,我想是的!只是彼此没有想着去了解对方,也因为彼此都只是在做自己。张允和在《从第一封信到底一封信》里提到:“1969年,沈从文下放前夕,站在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对我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接着就吸溜吸溜地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哭得像个小孩子又伤心又快乐。”所以我想他们还是相爱的,不然不会有《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

是我不够懂你

不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二人的矛盾激化更是不可胜数。沈从文依旧是旧观念,而张兆和却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线,穿上了时兴馍中山装。祸不单行此时的沈从文文章也开始受到批判,张兆和却意外的做了《人民文学》的编辑。

沈从文高傲,守着固执的旧观念;沈从文孤单,没有一个人了解他,包括他爱的三三;沈从文疯了,无人看望他,因为别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偏偏得了精神病。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段风雨波折的师生恋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解脱了,一颗新星坠落了下去。沈从文走了以后张兆和开始整理沈的信件和一些文字,编成《从文家书》。七年后张兆和整理完沈从文生前的文稿后,她写道:“六十多年过去了,面对书桌上这几组文字,我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张兆和,遗恨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