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
中新网杭州4月11日电(鲍梦妮 黄琳)据国网浙江电力消息,4月11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绍兴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放583吨,服务区每年运营可增收22万元。
零碳改造后的次坞高速服务区。 刘广扩 摄 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约10.4%,其中公路运输的占比高达85%以上。高速服务区区域相对集中、管理相对独立且具有较大开敞空间,有望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场景。
2024年6月,次坞高速服务区零碳改造试点项目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第一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该项目改造于2024年9月启动,由国网浙江电科院和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在2025年1月投入试运行。
据统计,次坞高速服务区2024年日均入区车流量2000余车次,年用电量120万千瓦时。次坞高速服务区运维主管安勇表示:“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激增,但服务区受变压器容量限制,原有的8个快充装置在高峰期需要降功率运行,出现‘快充不快’的问题。且服务区日常流量和高峰期流量相差很大,若直接扩充变压器容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非高峰期会造成资源浪费。本次改造引入的智慧零碳供能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个两难问题。”
智慧零碳供能系统由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可在节假日高峰期启动充电负荷优先模式,精准匹配充电需求与绿电供应,保证新能源绿电优先供给快充装置,实现在不增加变压器容量的前提下快充满功率运行,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充电负荷优先模式外,该系统还有绿电经济消纳、离网能源自洽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绿电经济消纳模式优先使用新能源绿电,并通过分析服务区不同时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储能充放、用电等各环节的经济性,选择经济最优的能源调配策略,实现服务区100%清洁能源零碳供能。
“比如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将风、光等新能源发电通过电化学储能进行储存,在用电高峰时利用电化学储能放电为服务区供能,这样保证了绿电最大消纳,也提高服务区运营收益。”来自国网浙江电科院的改造项目负责人林达解释道。
离网能源自洽模式则可实现离网运行,确保遇到极端天气或电网故障情况下,服务区仍能依靠自身新能源及储能系统维持4小时以上正常供能。(完)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