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连续八季度超十万亿元,外贸韧性从何而来?
原标题: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十点三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点三
外贸规模连续八个季度超十万亿元(权威发布)
“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我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在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
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王令浚介绍了4方面特点:
一是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占进出口总值的29%。
三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高出整体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
四是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机电产品5.29万亿元,增长7.7%。其中,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电子元件等出口增长较快,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进口增长较快。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王令浚说。
出口展现较强韧性,进口增长空间巨大
先看出口。“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分析,韧性表现在需求、创新和竞争力等方面。
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一季度,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亚洲、非洲3月份的制造业均在扩张期间。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分别增长7.8%、12.5%,增速均高于整体。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了增长。
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
此外,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潮品”。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体育用品、对东南亚出口化妆品都是两位数增长。
“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自身韧性。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吕大良说。
再看进口。“一季度进口增速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吕大良介绍,不同商品进口有升有降。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一季度,我国铁矿砂和煤炭的进口均价跌幅都超过了两成,原油、大豆的进口均价也分别下跌了5.7%和16.6%,这些价格因素影响整体进口增速2.6个百分点。此外,跟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少了2个工作日,也影响进口增速约2个百分点。
部分领域进口出现较快增长。比如,国内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带动相关行业关键零部件和高技术装备进口普遍增长。一季度,我国进口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分别增长了95.6%和52.5%。又如,消费市场平稳向好,带动消费品进口增加。一季度,部分民生商品进口增加,食用油进口值增长12.1%,干鲜瓜果进口量增加8.3%。
“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全球进口第二大国的地位,年均增速达5.4%,全球进口份额也从7.9%稳步提升到10.5%。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进口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大市场始终是世界的大机遇。”吕大良说。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中国第一时间坚决实施必要的反制措施,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王令浚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政府所作所为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反对,中方已经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并将与各方一道继续共同反对美国关税霸凌霸道行为,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
王令浚表示,海关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国际合作,创新海关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企业通关便利,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实际成效,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记者手记
外贸韧性从何而来?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一季度外贸成绩单备受关注。
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顶压前行的中国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实现平稳开局。
韧性来自“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外贸“含新量”不断提升,中国产品不仅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装备上下游企业,也丰富了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选择,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韧性来自多元市场的不断拓展。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我国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外贸比重达到51.1%;对欧盟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面对困难挑战,只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推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外贸一定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报记者 欧阳洁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