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人形机器人”来到身边
灵巧手磨咖啡、做糖葫芦串、叠衣服;机器狗在场馆内奔跑、翻跟头,人得给它“让道”;机械外骨骼让人们爬楼、登山如履平地;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家庭理疗师、情感陪伴者……在近日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20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了上千件产品。
本次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开幕式上,中国电子学会牵头发布了“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包括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都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场景。
大会上,有人关心这些机器人可以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定价怎么样,消费者是否能负担?还有多久才能真正用上机器人“管家”?带着这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探访了多家机器人企业的展台及其负责人。
“清晨,S1在展位准备好营养早餐,随后为主人高效整理行装,出行准备一气呵成;晚上,S1走进‘漆扇工坊’,与参观者共同创作非遗漆扇,7自由度的灵巧双臂可出色完成与观众共同倒颜料、配颜料、给扇子上色等艺术创作……”走进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的展台,可在其三大沉浸式体验和展示区直观看到,最新推出的“Astribot S1”机器人如何应用于居家服务。
上海优理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大会上展出了Wanda2.0与Wanda3.0两款服务机器人。在其展台的6个应用场景展区,展示着机器人打鼓演奏、射箭、厨房清洁等技能。其中,Wanda2.0主要执行要求稳定控制和高重复性的任务,如定点射箭、按节奏打鼓;Wanda3.0则用于演示在特定空间内执行多步骤、较复杂流程的任务,如冰淇淋制作。
优理奇首席执行官杨丰瑜表示,企业平均半年更新一代产品,“来之前已经没有任何库存了”。
除了提供服务,机器人还要提供情绪价值?
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韩深任认为:“如果真的要考虑情绪价值的话,首先它不能是个机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始去做人形机器人。”该企业的“仿生人”,基本上能模仿人80%的表情。
在对面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映入眼帘的是形似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机器人,一群观众正在亲密地抚摸“它”,认真地观察着“它”的表情、动作。
该展台工作人员刘倩楠介绍:“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首款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能为用户带来柔和亲近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机器人一定要服务于人、赋能于人。”今年正好是傅利叶创立十周年,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在8月11日的大会主论坛上,进行了题为“做‘有温度的’具身智能”的演讲。他认为:“技术本身要不断创新,产品版图才能不断扩展,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且,技术一定要有现实可及性,有现实应用场景,才能够商品化。”
从2020年开始,傅利叶“立项”开始做人形机器人,人机交互领域随之拓展。“当大模型出现之后,我们发现机器人对话的能力开始凸显,能够跟触觉、听觉、视觉交互融合在一起。”
他认为,未来的智能体一定是能够融合多感官的数据输入,能够跟人之间越来越自然、主动地进行交互,而不单单是被动地去执行某些指令,“比如说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跟他怎么做一些交互;心情好的时候,做什么样的交互”。
大会上,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首款消费级产品——VIATRIX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面向场景主要为登山、跑步、骑行或者健身等,通过传感器感知、电机毫米级响应等,可以帮助运动者做功能性的增强与代偿。
据傲鲨智能市场合伙人、董事张华观察,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的机器人可分为三大类——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特种类专用机器人和服务类可穿戴机器人。他认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落地,可能相对于人形机器人、专用机器人会更快,它未来会像家庭标配的车和手机一样成为生活必备”。
同样关注银发经济领域的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展台位于智慧康养展区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现场有观众在体验其辅助行走的“外骨骼设备”,一位老奶奶正向工作人员咨询“穿上重不重”等问题。
此前,大艾机器人创始人帅梅曾表示:“从医疗康复场景到消费场景,我们已布局医疗康复和增强型两大外骨骼机器人板块,价格从百万级降到万元甚至千元级别,已服务全国数百家康复机构与数十万人群。”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兴兴认为,让人形机器人干活、在更多场景落地,需要迎接更大的技术突破。“当前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是够用的,虽然还不够好,需要在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上进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大模型还没有达到阶段性突破的临界点。”王兴兴说。
被问及“人形机器人什么时候会迎来大规模应用”等问题时,王兴兴表示:“目前有点像ChatGPT出来前1-3年的时间,大家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方向与技术路线,但没人把它做出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樊未晨来源:中国青年报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