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累计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百余家
中新社合肥8月28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8日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服务能力白皮书(2025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大科学装置充分挖掘装置建设运行中衍生的前沿技术,支持开展技术二次开发,累计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100余家。
安徽省于2017年1月获批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全球顶尖研发机构群,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介绍,经过8年多的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明显,形成运行、在建、预研谋划13个装置梯次推进、30余个交叉创新平台体系布局的格局,建成在建装置数量位居中国前列。
此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后组建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五大研究院,以及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逐步成长为安徽省除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之外的“科创第三高地”;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团队和工程技术人才,组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
刘文峰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创性标志性创新成果涌现,取得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亿度千秒”、稳态强磁场世界最高磁场强度、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首航成功等标志性成果。(完)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