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IP遭文创恶搞 家属疾呼:文创开发不可无底线
中新网绍兴8月28日电 题:鲁迅IP遭文创恶搞 家属疾呼:文创开发不可无底线
作者 严格 林波 曹丹
一款“鲁迅同款毛背心”近日在网络上走红,作家莫言等名人身穿这款紫色针织背心的影像广泛传播,引发网友追捧。
随着“国潮”兴起,鲁迅IP迅速成为年轻人表达文化认同与追寻精神寄托的新载体。从经典著作衍生品到生活日用,鲁迅形象以更亲切的方式走入大众视野,也为文化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
但部分文创产品打着“创意”之名,却走向低俗化、娱乐化,甚至扭曲、恶搞鲁迅形象,也引发社会广泛争议。
“这些所谓的‘创意’,早已远离鲁迅精神的本质,不仅是对先生的不尊重,更是对民族精神象征的公然消解。”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在接受专访时指出,随着市场热度攀升,大量未经授权的商家涌入鲁迅IP开发领域,导致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侵权问题频发。
8月27日,游客在鲁迅“同款毛背心”前挑选纪念品。 曹丹 摄 热潮下的隐忧:从精神符号到“流量玩具”
鲁迅故里,浙江绍兴的一条历史街区,是鲁迅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如今,这里文化底蕴与商业活力交织,也成为观察鲁迅IP开发现状的窗口。
鲁迅曾孙周景轩带着作者一行,探访了鲁迅故里景区内的多家文创店铺。
在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等景点的文创商店内,各式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却也不乏争议之作——有的摆件将“美女蛇”与鲁迅形象“缠绕”,有的冰箱贴将鲁迅与财神爷的形象生硬“捆绑”,更有“鲁迅蜜蜂公仔”让他身着蜜蜂造型服饰,以及染着金发、佩戴金项链的“潮男鲁迅”玩偶,甚至还有戴上海盗眼罩的创意鲁迅形象,令人眼花缭乱。
周景轩说,这些产品打着“幽默”“创意”的标签,却与鲁迅严肃、批判、深邃的文化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当前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所谓‘鲁迅文创’,并未获得家属正式授权,从法律上讲属于侵权。”周景轩坦言,这些产品往往追求一时噱头,忽视文化内涵,偏离了传播鲁迅精神的初衷,“纯粹为了‘吸睛’与‘吸金’,设计毫无文化内涵可言。”
8月27日,浙江绍兴一店铺售卖文创产品。 林波 摄 法律边界清晰:维权之路却步履维艰
针对鲁迅IP遭滥用的现象,法律层面其实已有清晰界定。
杭州盈科高级合伙人律师林珊瑚指出,鲁迅先生的肖像权等作为人格权的一部分,并不因其逝世而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鲁迅的配偶、子女、父母虽去世,但其后人依旧可以提起赔偿。”林珊瑚说。
此外,鲁迅作为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其形象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的保护——任何歪曲、丑化、亵渎的行为,都可能构成违法。
周令飞表示,然而现实中,维权却面临诸多难题,“侵权商家多为‘三无’厂商,难以溯源;电商平台监管力度不足,侵权商品上架容易下架难;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认为‘二次创作’不属于侵权,或心存侥幸故意回避授权。”
也正是这种低侵权成本、高维权难度的现状,变相纵容了乱象的蔓延。
文创可以创新:但不能无底线
面对市场上海量的所谓“创意产品”,周令飞并未否定文创开发的价值。
他强调,鲁迅文化基金会支持正当、合法、有文化内涵的文创开发,“鲁迅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财富,我们乐见他的精神通过新的形式传播。”
周令飞也郑重呼吁:“文创产品可以创新,但需要有边界;创意可以多元,却不可无底线。”他指出,鲁迅形象代表着刚毅、清醒、批判的民族风骨,任何开发都应建立在尊重历史、传递精神价值的基础之上。
周令飞向作者透露,鲁迅文化基金会时常收到来自鲁迅“粉丝”的反馈,他们对市面上一些扭曲、恶搞鲁迅形象的文创周边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些产品严重偏离了鲁迅的精神内核与文化价值。
事实上,鲁迅IP所面临的,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历史文化名人、英雄楷模成为文创开发乃至网络恶搞的对象。从孔子到李白,从雷锋到刘胡兰,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价值的符号,一旦被简单粗暴地扔进“流量池”,极易在娱乐化、消费化的浪潮中遭遇误读与解构。
周令飞认为,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合力。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文化执法单位及电商平台应重视文化名人权益保护,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难度;另一方面,开发者应摒弃短期流量思维,真正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完)
-
多国举办庆中秋节活动 中外宾客齐聚一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寓意着团圆、幸福的中秋活动连日来在世界多国举办,成为各国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近日,中国驻德国使馆与多个德国友好机构共同在首都柏林举办中秋音乐交流会,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多名音乐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德国民众 伊莎...
-
饼大如月盘、皮薄馅足……连苏东坡都夸的大月饼,你吃过吗?
中秋明月夜,合家团圆时。餐桌上一盘金黄诱人的月饼,是中国人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这里出产的大月饼大如月盘,轻轻切下一块,可见皮薄馅足,松软香甜,放入口中,色泽澄黄的饼皮油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翟李强 摄 合浦...
-
“麦德姆”继续影响广西云南 南方多地高温持久北方秋凉加重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天(10月6日至7日),台风“麦德姆”及其环流将影响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区雨势强劲,需注意做好防范措施。四川盆地和华北地区等地也是降雨频繁,北方多地叠加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气温明显下降,公众国庆中秋假期返程请注意防雨、保暖。...
-
即将进入假期返程高峰,复杂天气将给公众出行带来哪些影响?
这个假期仿佛“捅了台风窝”!返程路上将遇上“烤验”还是“秋冻”?中国天气网讯 这个国庆假期,天气舞台格外“热闹”!秋台风接二连三,“麦德姆”今天(10月5日)下午登陆广东徐闻,第22号台风“夏浪”又在西北太平洋生成。与此同时,冷空气对北方的影响...
-
多国举行庆中秋活动 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中秋佳节之际,多国举行文艺演出、游园、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当地民众与华人华侨共同庆祝中国传统佳节,感受中华文化魅力。10月4日至5日,一场盛大的中秋游园会活动在英国曼彻斯特举办。人们通过观看文艺表演,品尝月饼,体验书法、漆扇制作等文化活动感受...
-
广东清远星子豆沙饼,舌尖上的“月光宝石”
掰开金黄酥脆的星子豆沙饼飘散的不仅仅是豆沙的香甜更是跨越数百年的乡愁记忆这颗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月光宝石”连接着全球游子的中秋情结图为星子咸蛋黄豆沙饼。 (清远连州市官方供图) 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切片星子镇位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