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迎来全球新叙事
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向世界发出了开放协作的明确信号。
“人工智能+”登上联合国的背后,是全球对人工智能治理的迫切需求。
两个机器人在香港第三届“家乡市集嘉年华”活动上握手。图/中新网记者 李志华 摄 “获得人工智能应该被视为一项基本权利——人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释放自己的潜力,塑造自己的未来。”今年9月,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表的文章显示,ChatGPT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增长尤为迅速。
同样是9月,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表的文章则指出,人工智能的使用集中在富裕地区,这可能会加剧全球经济不平等。
人工智能公司不约而同开始关注人们对AI的使用情况,显示出技术红利如何惠及所有人、所有国家,正愈发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期亦强调,人工智能能够加速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和平,但各国必须有平等机会参与塑造未来。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的核心,正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将人工智能从尖端技术,转化为赋能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它呼吁各国结合自身国情,在民生福祉、科技进步、产业应用、文化繁荣、人才培养五大重点领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通过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确保包括全球南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受益。
这一倡议基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与治理实践的双重底气。
从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技术平权,到上千个大模型百花齐放;从AI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落地,到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所提供的顶层设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为这份国际倡议写下了坚实注脚。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远不止于单一领域的技术迭代,它更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全局性变革。正因如此,中国的倡议特别强调将全球南方国家纳入发展轨道。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告诉三里河,这本质上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为全球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它凝聚了当前的核心共识:人工智能必须向善为民。这意味着,技术不应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应直面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与民生挑战。
例如,倡议中倡导的远程医疗,旨在让偏远地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则致力于逐步缩小全球教育鸿沟。同时,通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人才交流,该倡议希望为各国培育具备数字素养与全球视野的本土化人才,从根本上提供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指出,这一倡议所体现的普惠共享理念,正是为了让发展中国家免于在新技术浪潮中再次掉队。中国推动的技术与人才资源共享,有助于弥补因历史技术差距产生的新一轮不公平。
纵观全局,正如梁正总结的那样,中国通过大模型开源、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治理模式,已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一套从理念到实践的AI发展解决方案。
这标志着,在全球人工智能的叙事中,中国不仅是积极参与者,更是负责任的建设者与共享者,正携手世界,共同迈向一个更加普惠、包容的智能未来。
(“三里河”工作室)
-
跨境游热度与消费力双攀升:双节入境客流创新高 “中国游 + 中国购” 热力迸发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仅一江之隔的黑龙江黑河市格外热闹。自9月15日我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不少俄罗斯游客将黑河作为中国游的第一站。清晨时分,黑河口岸已是人头攒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游客,仅需5分钟船程,...
-
金价,见证历史!
当地时间周二,有媒体报道称,在截至8月的三个月里,美国甲骨文公司通过出租由英伟达芯片驱动的服务器获得大约9亿美元收入,但仅实现约1.25亿美元的毛利润,引发投资者对AI相关行业增长潜力的担忧,大型科技股遭到抛售,甲骨文股价下跌约2.5%。此外,当天纽...
-
数说“十四五”:基建领跑+技术突破 数字化赋能经济民生双提升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国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千...
-
太“钢”了!看“药都”樟树如何把金属家具卖全球
新加坡的折叠家具沙特的土豪风餐桌欧美的快装钢架……竟然产自这座中国药都?樟树标志建筑碾槽。樟树市委宣传部供图赣中小城樟树除了千年本草香正用“钢”实力定制全球家属家具市场樟树金属家具企业现代化制造车间。樟树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走进江西樟...
-
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前三季度货运量超1300万吨
据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最新统计,今年1至9月,口岸货运量达1315.5万吨,同比增长6.2%。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充分发挥国际联运大通道优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持续深化。随着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开通,口岸接运能力显著提升。通过...
-
深耕人才培养沃土,爱尔眼科筑牢眼健康人才基石
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上,一场聚焦行业未来的“爱尔眼科人才发展与创新专题会”引发广泛关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王丽华系统分享了爱尔眼科数十年深耕眼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成果、创新路径与未来规划。李哲琳、邹金佑、马红婕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