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中国|资源“富矿”内蒙古:抢占零碳赛道先机
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6日电 题:资源“富矿”内蒙古:抢占零碳赛道先机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以自然资源丰富著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已在零碳赛道中找到发展先机。
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市,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6和1/3,产量分别占中国的20%和15%,均居中国地级市首位;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1.4亿千瓦以上。
图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资料图)。 丁昊供图 2021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零碳领域破冰,成立了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该零碳产业园模式目前已“出口”到海外,成为全球绿色工业体系新范式。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运营方远景蒙新集团公布资料显示,2023年4月开工的二期项目,致力于生产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品,目前产品不仅在中国国内有售,还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有市场。
运行逾4年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2025年有望实现上千亿元的绿色工业产值,创造数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并且每年减少超过一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记者实地探访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时了解到,该园区内运行的超感知智能风机不仅实现了在内蒙古当地“绿色制造的同时制造绿色”,还协同提升周边地区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产能,延伸产业链配套。
目前,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内已建成两座智能重卡换电站,通过智能调度有效提高换电运营效率,为矿区重型卡车提供安全、迅捷的清洁能源补给,并参与电网负荷调度,实现削峰填谷、绿电消纳。
远景蒙新集团鄂尔多斯基地副总经理王尧介绍,如今,远景协同鄂尔多斯市、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共同启动零碳产业园国际标准编制工作,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绿色能源供给、零碳数字操作、绿色工业集群、产品碳足迹管理等维度,打造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引和认证标准,为零碳产业园在全球的复制提供标准支撑。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委书记吴云表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推动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主阵地,要着力推进发展向新、产业向绿、服务向优,持续扩大零碳产业园影响力。
“我们定位打造‘中国典范、世界标杆’的世界级零碳新高地、零碳模式推广复制的主阵地、科技创新引领的策源地、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地,真正实现从‘零碳制造’到‘零碳创造’的升级。”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建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介绍。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介绍当地零碳产业发展方向时表示:“在争当中国零碳产业先行者方面,鄂尔多斯要加强与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共同开展零碳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示范,建设一批零碳低碳产业示范项目。”
鄂尔多斯在内蒙古零碳赛道上取得的成就,只是内蒙古的缩影。
图为赤峰氢能零碳产业园(资料图)。 丁昊供图 远景蒙新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健介绍,随着赤峰元宝山产业园投资建设的绿色氢氨项目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的投产,内蒙古零碳产业布局正式驶入快车道。
张健称,该项目首创“随风而动”动态绿色生产工厂,达到“源随荷动,荷随源动,源荷随风而动,相互平衡”的效果,并通过应用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提供“端到端”的风能和太阳能解决方案。
这一赛道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包头市亦不甘落后。
2022年投产的远景蒙新乌兰察布市关键节点电网侧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不仅成为内蒙古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亦为内蒙古推进储能电站建设先行先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经验。
而在内蒙古包头市,随着远景蒙新集团高新齿轮箱智造基地首台产品下线,也标志着内蒙古首个大兆瓦自研自制自用的高新智能齿轮箱迈入批量生产阶段,填补了内蒙古智能风机产业链核心部件制造端的空白。
包头市工信局副局长常彤表示,“项目的成功落地,将有力带动包头市新材料、铸件、轴承、润滑等上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通过与天能重工、东方电气等本地企业全面合作,将有效提升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风电产业链的本地化生产能力,极大增强我们在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目前呼和浩特沙尔沁高端风机制造基地、赤峰翁牛特风机装备制造基地、锡林郭勒风储一体化基地、乌兰察布超大叶片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准格尔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巴彦淖尔风机及叶片生产基地全部实现投产。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表示,过去4年间,内蒙古陆续布局零碳赛道,不仅响应了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号召,同时也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开了个好头。(完)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