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年|岁末问暖 共祝美好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新时代以来,每到年味渐浓之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到群众当中,问冷暖送祝福、听民声解民忧。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央视网推出系列特稿,与您一起循着总书记新春足迹,感悟深厚的人民情怀。

“新春佳节,我更牵挂基层的干部群众。”一年又一年,纵使山高路远、天寒地冻,习近平总书记新春足迹不改,只为心中的这份牵挂。
携春来 送暖意
“我心里一直牵挂着,那段时间每天都在了解你们这里的情况。”
2025年春节前夕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火车、汽车,辗转来到去年8月遭受了严重洪灾的辽宁葫芦岛祝家沟村。冬日暖阳映照下,窗明几净的安置房排列整齐,灯笼、春联、窗花点缀其间,处处洋溢着喜悦气息。总书记接连走访了两户人家。
“这样的灾害,没有您关心关怀,我们根本不敢想象能住到这样宽敞漂亮的房子。”
“人民至上,帮助受灾群众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
次日上午,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辽宁沈阳一个建成30多年的小区。前两年,小区的煤、水、电、热被挨个儿改造,小区不复往日破旧模样。在四世同堂的居民郎素兰家中,82岁的郎素兰一直紧握着总书记的手。
问了收入、说过花销、聊过日常,总书记还要关切地问:“你们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困难?”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获得感。老人笑逐颜开,“社区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特别关照”。

2025年1月23日,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考察时,走进居民郎素兰家中看望。
江西神山村,一个只有70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村里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神山村,山坳里,千百年,贫瘠地,乙未年,总书记,携春来,送暖意,今回首,仍历历。”
那是2016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恰是南方小年。在村民彭夏英家,总书记用手轻轻敲了敲墙壁,脸色有些凝重:“山上风雪大,温度低,村民们土房子的质量还需要提高呀。”他要求陪同的当地干部研究研究,“看怎样帮助大家改造一下”。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总书记的新春牵挂里,有困难群众、老区人民、基层劳动者……
2019年春节前夕,总书记紧紧握住“快递小哥”刘阔满是灰尘的手,“给你们拜年了”;梁家河的乡亲们难忘十年前的那个农历新年,“近平给乡亲们带来了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米、面、油、肉,还有春联和年画”。
去年年味渐浓之时,他在“京津蔬菜第一村”紧紧握住菜农的手:“我们应该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丰富了春节的‘菜篮子’”;壬寅虎年春节前夕,他冒雪踏访受灾村落,“新建的房子质量很好,补贴也到位,老百姓家里年货备得足,很有年味,我心里有了底”。

2014年1月26日,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祖国边疆的内蒙古阿尔山,迎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
万水千山、春暖情长。
进门唤一声“老阿姨”,就像自家人一样亲切;蹲下身抱起年幼的孩童,眉目间尽是慈爱;开冰箱、掀锅盖、摸被子、舀起一瓢水尝尝水质……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的关心,细致到点点滴滴,体现在点点滴滴。
祝美好 盈笑意
辞旧迎新,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是每个中国人最质朴的期待。
2019年2月1日,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
一棵老椿树下,总书记同市民朱茂锦一家合影留念。相机取景框中,那副“平安如意年年好,人和家顺事事兴”的春联渲染着吉祥,氤氲着年味。

2019年2月1日,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聊家常。
那天,总书记和朱茂锦一家人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家常。他笑着说,多年来因工作关系我没包过饺子了,你们看,越包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
生动的话语,寄托着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云南佤寨和村民一起制作大米粑粑,总书记摁了个“福”字后又摁了个“喜”字,笑着表示这是“有福有喜”;到内蒙古访民生贺新春,他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轻弹三下,当地习俗里,这是祝福新年的意思。
不同年俗、相同祝福,唤起心与心的共鸣、情与情的共融。
十年前的春节前夕,当总书记站在陕北土地上讲到“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2020年春节前夕,听到高三学生说自己想考武警警官学院时,总书记为他加油打气:“以后当武警,当兵参军,体格得练好。我也祝你成功!”
循着总书记的春节足迹,人们听到梦想拔节生长的声音。
“习爷爷鼓励我好好学习,我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朝着梦想努力。”7年前唱歌给总书记听的凉山女孩吉好有果,走出大山、搬进新家、登上舞台,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她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海拔跨度最大钢梯”,有了第一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的全天候交通大通道,有了集中连片、适宜机耕的良田熟地……

2021年2月4日,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同社区群众亲切交流。
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春节走基层,总书记在素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中部寄语:“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些年,每一次年味渐浓之时的相聚,总书记都要向广大人民群众送出“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美好祝福。
2025年1月23日,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总书记站在欢乐的人群中,送上美好的祝愿——
“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编 辑丨蔡纯琳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宋春燕 李英卓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吉林大学,太宝藏了吧!白山巍巍,松水汤汤。在北国春城长春,屹立着一所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高等学府。她历经近八十载风雨洗礼,谱写出一部服务国需、励志图强的奋斗史。走进她,你会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创新的脉搏,更能与无数心怀热望的同行者相遇。她便是始建于1946年,东北...
-
2025全国秋冬进程:华北“跑步”入冬 你那儿秋天“缩水”了吗?中国天气网讯 “前天短袖、昨天薄外套、今天羽绒服……”这个画面或许是今年秋冬天不少人经历的“换季快闪”的真实写照。华北秋季“闪现”、“跑步”入冬,江南则秋老虎不退、入秋姗姗来迟,最近我国多地季节转换节奏不同寻常。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年秋冬...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南昌看“微笑天使”!“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晚清词人薛时雨曾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以此描写“江豚吐水”的生动场景图为南昌“江豚湾”,母豚与幼豚结伴出游。 余会功 摄江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头部浑圆、体型流畅、嘴...
-
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明起冷空气影响北方局地降温8℃以上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青藏高原东部还将有明显雨雪,四川、陕西等地阴雨在线。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有4℃至6℃降温,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北方最高气温会在波动中维持偏低状态。青藏...
-
徐州推出“公安护航+”20项措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10月24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护航+”20项措施》。该措施涵盖产业转型升级、护企助企安商、文旅市场繁荣、中心城市建设、普惠便捷服务、民生福祉关切共6个方面,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公安职能优势...
-
不必谈拉尼娜而色变!超前的冷和拉尼娜 与冷冬并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主要是因为秋雨多,秋高气爽的日子少,而且冷得提前,冬季进程快速推进,华北多地秋季长度只有1个月左右。像河北石家庄,今年9月中旬入秋,10月中旬入冬,再加上时不时下雨,秋季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秋高气爽的体验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