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青年学子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数百万青年学子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行行又行行,在海拔2800米的大山深处不知绕过几个弯,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玉泉小学才渐渐出现在眼前……通过“特岗计划”,2015年张泽旭来到这所村小任教。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以新教师的身份走进校园的一幕:他特意穿着正装走进教室,看到全班仅有4个孩子,既紧张又失落,这时孩子们却纷纷跑来抱着他。
“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带好每一个娃娃。”张泽旭扎根乡村教育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从此以后,每天天刚亮他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夜幕降临护送孩子安全回家,平凡的日子如水一样静静流淌,如今已走入第10个年头。
这些年,数百万如张泽旭般的青年学子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唱响青春之歌。他们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基层,用火热的青春绘就幸福底色,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在大山深处守护孩子成长
玉泉小学地处偏远贫困的乡镇,师资力量匮乏,最初几年张泽旭担任3个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任教年级数学成绩稳步上升,在全县名列前茅。
家访成了张泽旭主动联络家长、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班里多名留守儿童胆小不爱说话,为此他制订了送教上门计划,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吃饭、玩耍,原本内向胆怯的孩子性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玉泉小学校长,张泽旭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教书育人、播种希望、引领未来,又是那么朴实而绚烂,那么平凡而伟大。”张泽旭说。
在中西部,有一百多万特岗教师像张泽旭一样守护孩子成长。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含村小、教学点)补充教师约118万人。
在“特岗计划”引领下,这些青年学子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学历最高、待遇保障最为齐全的新一代农村教师,被称为乡村教育“换血的一代”。他们用爱点亮西部孩子的成长之路,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让志愿的种子生根发芽
2022年,大学毕业的王林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来到贵州从江县刚边乡,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
为畅通西部就业渠道,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这其中,“西部计划”于2003年启动实施。从学生到志愿者,从象牙塔到基层,一批批志愿者从青涩走向成熟,在基层奉献青春热血。
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王林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壮乡。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让他感到一丝怯意。刚边乡是个壮族聚居地,迥异的文化及陌生的方言对于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与村民沟通,王林跟着同事“下村”,当面与村民交流。在走访过程中,他不仅收集好工作所需的材料,还慢慢地了解到每户退役军人的家庭情况及生活困难。从一开始语言不通,到最后的默契交谈,淳朴的村民给予他信任与鼓励。每当走访结束时,他们总会拉着他反复说“哏哎”(壮语“吃饭”)。在这陌生又亲切的壮乡,一句“留下吃饭”是村民对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也坚定了他留在从江为民服务的决心。
像一颗种子,王林在壮乡生根发芽、抽穗拔节,锤炼出一身硬本领。他积极联系当地大学生开展“扬帆计划”、暑假“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多渠道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困难中小学生;民俗节日活动中,组织开展旅游服务,用热情和真诚的微笑服务游客……
“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
从支援边疆、帮扶边疆,到扎根边疆,杜才琳在新疆已历经7个寒暑。
2017年6月,杜才琳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的招聘启事,离故乡河南省周口市4000多公里的距离阻挡不了他服务边疆的决心,通过远程面试,他被县人民医院录用。
为了做好住院医生工作,他认真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短短3个月时间已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判断和诊疗。他申请调到医院体检科,负责健康体检业务,经常要背着医疗设备带着资料上山下乡,虽然又苦又累,杜才琳却乐在其中。能深入乡亲家门口进行健康宣教,他特别有成就感。
他把患者当成亲人,经常把手机号、微信留给患者,方便联系随访。一名哈萨克族老爷爷因为突发心力衰竭经他诊治出院后,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杜才琳到家随访,老爷爷总爱亲吻他的脸颊,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巴郎子,佳可思(年轻人,好样的)。”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扎根边疆,我告诉他们,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杜才琳表示。
一花引来百花开。像杜才琳这样扎根边疆的青年,也带动了许多毕业生奔赴边疆就业。仅2023年,杜才琳的母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有37名毕业生到边疆就业。杜才琳表示,期待更多的大学生扎根边疆,为服务边疆人民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工人日报 记者 于忠宁)
-
吉林大学,太宝藏了吧!白山巍巍,松水汤汤。在北国春城长春,屹立着一所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高等学府。她历经近八十载风雨洗礼,谱写出一部服务国需、励志图强的奋斗史。走进她,你会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创新的脉搏,更能与无数心怀热望的同行者相遇。她便是始建于1946年,东北...
-
2025全国秋冬进程:华北“跑步”入冬 你那儿秋天“缩水”了吗?中国天气网讯 “前天短袖、昨天薄外套、今天羽绒服……”这个画面或许是今年秋冬天不少人经历的“换季快闪”的真实写照。华北秋季“闪现”、“跑步”入冬,江南则秋老虎不退、入秋姗姗来迟,最近我国多地季节转换节奏不同寻常。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年秋冬...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南昌看“微笑天使”!“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晚清词人薛时雨曾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以此描写“江豚吐水”的生动场景图为南昌“江豚湾”,母豚与幼豚结伴出游。 余会功 摄江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头部浑圆、体型流畅、嘴...
-
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明起冷空气影响北方局地降温8℃以上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青藏高原东部还将有明显雨雪,四川、陕西等地阴雨在线。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有4℃至6℃降温,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北方最高气温会在波动中维持偏低状态。青藏...
-
徐州推出“公安护航+”20项措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10月24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护航+”20项措施》。该措施涵盖产业转型升级、护企助企安商、文旅市场繁荣、中心城市建设、普惠便捷服务、民生福祉关切共6个方面,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公安职能优势...
-
不必谈拉尼娜而色变!超前的冷和拉尼娜 与冷冬并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主要是因为秋雨多,秋高气爽的日子少,而且冷得提前,冬季进程快速推进,华北多地秋季长度只有1个月左右。像河北石家庄,今年9月中旬入秋,10月中旬入冬,再加上时不时下雨,秋季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秋高气爽的体验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