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一天两次偶遇大熊猫
中新网陕西佛坪2月24日电 (阿琳娜 曹庆)记者24日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巡护员近日在巡护工作中,一天两次偶遇大熊猫。
当日早饭后,巡护员李宝德和何夷栋走出保护站,途经火地坝,前往李家沟巡护。火地坝一带的巡护便道略显笔直,坡度缓,视野开阔,是偶遇大熊猫的高概率地区。
两位巡护员偶遇大熊猫。李宝德 摄 两位巡护员在此与一只毛色油亮且膘肥体壮的野生大熊猫相遇。这只大熊猫不是只顾埋头“干饭”,也不是转头就跑进竹林无影无踪,而是走到保护区管理局设立的宣传牌下,“玩”起了宣传牌。
“这是一只‘大胖猫’,比我们近几年见过的任何一只野生大熊猫都体形硕大、身体结壮。”李宝德说,它落落大方,抱着宣传牌立柱玩耍,显得身手敏捷,力大无穷。在巡护道上行走时,不停地四处张望,显得很警惕。
两位巡护员偶遇大熊猫。何夷栋 摄 完成李家沟的巡护工作后,两位巡护员在返回途中快到保护站时,又与一只野生大熊猫不期而遇。这是一只老年大熊猫,比较瘦弱,左下犬齿不全,正在巡护道边的竹林里吃竹子。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第一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迄今为止的四次全国大熊猫综合调查,均证实这里是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最大、野外遇见率最高的地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生活着1只大熊猫,区内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大熊猫是独居型动物,被称作“竹林隐士”,只有在春天才出现短暂的聚群。此次,巡护员在一天之内偶遇两只大熊猫,证明野生大熊猫开始聚集,“竹森隐士”一年一度的“蜜月期”即将到来。(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