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从高校“公开课”看AI时代浙江何为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杭州3月29日电(曹丹)自2月推出以来,浙江大学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便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公开课系统剖析DeepSeek在技术、应用与伦理层面的创新探索,收获热烈反响。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在首堂课上直言:“由于我们正向人工智能时代迈进,所以了解人工智能,掌握人工智能,创新人工智能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交汇点,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浙江高等教育应当何为?

2024年11月,小朋友正在与AI下棋机器人对弈。曹丹 摄  吴飞介绍,2018年,浙江大学获批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专业设立之初,教材与课程资源匮乏。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大学联合其他高校出版包含26本理论教材和11本实践教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初步解决了教学难题。

“AI素养不仅需要了解和使用AI,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吴飞看来,学生的AI素养应包括体系化知识、构建式能力、创造性价值和人本型伦理等4个方面。

2024年,浙江大学先后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国家教材基地,发布《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通过培养具有先进育人理念、掌握智能知识、善于革新教研模式且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教师,为人工智能时代储备师资,助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随着中小学生与AI联系愈发紧密,构建中小学AI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吴飞称,浙江大学与杭州外国语学校等合作,成立多个创新研究中心,探索AI与基础教育融合的方法。其中,“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将调动浙江大学师资,在浙江大学开展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和“AI+X”交叉课程积累基础上,与杭州外国语学校合作开发适用于基础教育的AI教学案例。

除浙江大学外,其他浙江高等院校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新路径。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邱利民在《AI赋能“三全育人” 让爱更有爱》一文中提出:“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不会被AI取代,但会使用AI的教师一定会取代不会使用AI的教师”。

而今,“AI+”在浙江的应用日趋成熟。

近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在浙江工商大学正式发布,将为解决数字时代共同富裕的复杂性问题提供可视化、可验证、可预测的实验方法。

在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郁建兴看来,AI时代也为文科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

他认为,在AI时代,打通文科升维发展的“任督二脉”,需要打通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要强化技术赋能和支撑,构建‘人文—科技’共生生态。AI时代亟须培养出既能驾驭算法、又能守护人性的新一代人才,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杂挑战”。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重要力量。”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认为,当下,各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

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浙江科技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学校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宁波、绍兴、舟山等地,扎根化工园区开展科技攻关,成功攻克了绿色工艺、碳污监测、低碳治理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还构建了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技术标准体系。

浙江高校开展各类别AI公开课的背后,寓意深远。这些公开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学习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公开课,浙江高校正逐步构建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为培养兼具跨学科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相关文章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