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绪易波动?专家:规律时间入睡 与亲友交流避免生闷气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广州3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春天情绪易波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陆正齐18日称,春天情绪波动确实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保持规律作息时间,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情绪波动,还可以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也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帮助缓解压力。

陆正齐称,首先,春分时令前后,太阳开始由直射南半球逐渐转移到直射赤道,白昼与黑夜等长,此时阳气渐升,阴气渐退,进入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出现新陈代谢加快。如果身体适应不良,也可能引发疲劳、困倦和情绪的波动。

3月18日,岭南时令与健康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供图  其次春风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人体通过视网膜接收光照后,会引起下丘脑特定核团的生物钟的改变,进而睡眠节律发生改变,由冬眠状态转换为苏醒活跃状态,在生物钟的转换阶段,一些情绪不稳的个体中,容易出现情绪起伏,时而莫名烦躁,时而情绪低落。

此外,春季气温变化大,气压、湿度波动频繁,这些气象条件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如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分泌,导致睡眠节律发生改变。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陆正齐表示可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尽量每天保持在规律的时间内入睡(22时至23时),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不要打乱作息,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情绪波动,还可以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也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帮助缓解压力。

他建议,春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和导致炎症反映,可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不饱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鱼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稳定情绪。

此外,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用梳子或双手从头顶向下梳头等放松技巧来缓解焦虑和烦躁情绪,与朋友、家人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能有效缓解情绪波动。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此时人体阳气初升未盛,阴气渐退未消,起居养生当遵循“天人相应”原则实现阴阳调和。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称,起居作息应以“与日同行”为原则,建议22时前入睡,晨起6时左右迎接朝阳,既顺应肝经当令的排毒时段,避免耗伤肝血,又借助初升阳气激发体内生机。

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原则,白天困倦时,可在午时小睡15分钟至30分钟,闭目养神即可。此时节乍暖还寒,需谨记“春捂”古训,穿衣宜分层搭配,重点护住腰腹与下肢,随身携带轻便开衫以应温差突变。

运动养生讲究“生而勿伐”,宜选择太极、八段锦等柔缓功法,或通过踏青、放风筝舒展筋骨,也可做拉伸动作,如瑜伽,舒展胁肋部以缓解春困,要避免剧烈运动。

在情志调节上,李艳称要保持愉悦情绪,春季肝气易郁结,可多听轻快音乐、赏花踏青,与亲友交流,避免生闷气。

而在日常生活习惯上,晨起一杯温水有助于排毒和促进代谢;用木梳从前额向后梳理头皮百下,刺激头部经络,能够醒脑提神;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加入艾叶或生姜可驱寒助眠。(完)

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