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高发季需关注心理韧性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王梦瑶)春季不仅气温乍暖还寒,也是心理问题高发季。如何做好情绪管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教授战义强近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需要关注心理韧性。

战义强介绍,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也叫心理弹性,原本在物理学概念中是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的弹性,引申为个体面对具有挑战性的生活环境和事件时的应对和适应能力。

“心理韧性是走出伤痛的能力”,战义强说,在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时,有的人容易一蹶不振,有的人可以逐步走出伤痛,甚至由此增加对人生意义的感知,我们认为后者应对挑战的能力更好,心理韧性更高。

他表示,心理韧性水平与多种健康结果密切相关,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减轻慢性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

战义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受访者供图)  如何提高心理韧性?战义强表示,心理韧性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教育和训练逐步培养和增强的。提高心理韧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自我提升和调整。

他提出了几项具体建议:

一是主动变换环境,让积极的环境作用于人的心境。例如,可以通过参加好朋友的生日聚会(环境选择)来增加积极体验,或者可以避免在聚会上和反感的人交往(环境调整)来减少消极影响。一方面,变换环境能够使得经受创伤的人不再沉溺于对自己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另一方面,变换环境的策略是增强社会支持、社会联系和亲密度等的过程。

二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改变心态。例如,可以通过上网观看有趣视频、和朋友聊天约会等转移对令人不安事件的思考。有证据表明,特定形式的转移注意力可以维持甚至改善社交过程。学会分配注意力可以让人们减少消极的情感体验,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可能在短期内维持平稳心态。

三是提高自我效能感,即“我相信我能”的能力。提出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说过:“人必须要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从而走向成功。”自我效能越高,越会让自己有自信完成这件事,越会积极努力地达成目标。

战义强指出,提高自我效能的有效方式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通过完成具体的小目标激励自己,增强满足感和实现最终目标的动力,并通过小目标的完成积累成功经验,逐步挑战稍微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增强心理韧性。(完)

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