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或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该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下,劳动者有权选择签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签或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该怎么办?
阅读提示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主动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例外。
司法实践中,此类劳动争议的焦点多集中于双方对签订什么类型的劳动合同是否达成合意。律师表示,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故意侵权,还是劳动者主动放弃权益,需要用证据“说话”。
先后4次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离职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劳动仲裁委却未予支持,原因为何?2018年,李某入职湖南某公司,公司与其签订了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又与其签了3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均为一年。
2022年10月,李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7万元。但劳动仲裁委却认可用人单位观点,即李某是自愿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无事实与法律依据。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什么情况下能索赔?
因“主动选择”而索赔失败
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娟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再续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并未禁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作为李某一案用人单位方代理律师,吴娟说:“李某与公司签署的第三、第四份劳动合同均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合同选项,李某本人在固定期限选项上填写了劳动合同期限,并在劳动合同签署页签字确认,可以说明是李某自行选择与公司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合同有明确的起止日期,合同到期后,劳动关系自动终止,除非双方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日期,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否则劳动关系持续存在。
上海兰迪(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易胜男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旨在防止用人单位滥用短期合同,规避长期雇佣责任。如果劳动者已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但用人单位仍与其签订固定期限合同,本质上属于规避法律义务的行为。
对于李某案件,易胜男认为,该仲裁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从合同自由原则的适用角度看,劳动合同本质是双方合意的产物,法院通常会认定合同内容有效,除非劳动者能证明自己受到胁迫、欺诈或其他不公平待遇。
“同意续签意向书”成胜诉关键
裁判文书网近日发布的一则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同样涉及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该案经过一审、二审,最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驳回涉案公司的再审申请,维持原审判决,要求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期间因未签订无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共计10万余元。
在该案中,张先生与云南某公司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二次订立的合同于2022年11月30日到期。2022年11月29日,公司向张先生发送“劳动合同续签意向书”,征求是否有续签劳动合同的意向。次日,张先生在意向书回执上签署同意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先生与该公司已经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张先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失性辞退情形,也不存在第四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及第二项规定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
因此,张先生提出与该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条件,公司应依法在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张先生胜诉的关键在于签署了同意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吴娟说,按照劳动合同法,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有权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法律也并未禁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故意侵权,还是劳动者主动放弃权益,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相应证据。
签订劳动合同须留存相关证据
除了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涉及赔偿外,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届满后,如果用人单位不续签同样涉及补偿。劳动合同期满的,除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范围表示,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下,是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择权在劳动者一方,这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易胜男提醒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尽量保留所有书面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等;通过录音或录像,记录双方的对话内容;如果有第三人在场,可以请其作为证人,提供证言;保留合同副本,确保合同内容与签订时一致;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保留相关投诉记录。
本报记者 陶稳《工人日报》(2025年04月03日 07版)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