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交流合作“防城港渠道”逐步形成
中新网南宁4月8日电 (记者 冯抒敏)广西防城港市官方8日在南宁表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6年来,积极推动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和东盟国家的医学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凝聚推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的“上合力量”和“东盟力量”,国际医学交流合作“防城港渠道”逐步形成。
防城港市官方通过此间新闻发布会宣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将于4月28日至30日在该市举办。官方介绍,作为首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的成果之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成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国际中小企业医学孵化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等主要产业加速聚集,医疗器械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6年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累计派出170批次472人次,赴28个国家开展交流活动,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医疗卫生合作,打造中越首条跨境医疗救助通道——“1369生命直通车”,常态化举办中国—东盟医学交流与合作培训班,布局建设防城港地中海贫血国际学术研究和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基地、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等,参与共建的中国—印尼药用植物保护研究创新基地纳入共建“一带一路”相关谅解备忘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广西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和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作为开拓和推动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推动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成地中海贫血(以下称地贫)防治实验室和地贫移植仓,面向东盟等地贫高发区推介地贫防治“广西模式”。同时,广西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持续向非洲国家尼日尔和科摩罗派遣医疗队,与越南共同启动越南边境四省医疗卫生人员到广西短期访问研修项目,推动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国际认可的跨境医疗合作模式,切实增进区域民生福祉。(完)
- 上一页: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巡航
- 下一页:粤湘桂“歌王” 唱响“三月三”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