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暖对人体受孕有何影响?国际最新研究有重要发现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与在较暖季节受孕的人相比,在较冷季节受孕的人似乎展现出更高的褐色脂肪组织活性、较高的能量消耗、较低的体重指数(BMI),以及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堆积更少。
研究人员称,他们这些重要研究发现,是基于对逾600名参与者的分析,显示出气候条件对人体生理的潜在作用。
该论文介绍,尽管饮食习惯和锻炼是减脂的关键指标,但暴露于寒冷和温暖环境也有影响。相比天热的时候,在较冷温度下的身体会通过棕色脂肪组织活动产生更多热量(冷诱导产热),以白色脂肪组织形式储存的脂肪更少。不过,造成棕色脂肪组织活性个体差异的底层因素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尤其是在人体中。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米代武司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683名日本健康男女性个体(年龄在3-78岁之间)的棕色脂肪组织密度、活性和产热情况,这些人的父母在受孕和生产期间暴露于寒冷(研究中定义为10月17日至4月15日间)还是温暖(4月16日至10月16日间)气候下。此次研究发现,受孕于寒冷季节的人表现出较高的棕色脂肪组织活性,与成年后能量消耗增加、产热增加、较低的内脏脂肪积聚和较低的BMI指数有相关性。
更明确的是,本项研究表明,人类后代棕色脂肪活性的决定因素,是受孕前较大的每日温度变化和较低的环境温度。
《自然-代谢》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该论文成果后续还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其背后的机制、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以及其他饮食、环境变化的影响,包括在婴儿期发生的变化。(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