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九航天员上周开展了哪些工作?解锁航天员“太空日常”→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工作和生活超过150天了。在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后,神十九乘组稍作休整,随即积极投入到后续在轨工作中。上周,三名航天员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试验,应急救生训练等工作,来看看他们的“太空日常”。
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等工作
上周,乘组完成了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的装置进舱、样品回收、组装测试及二次出舱等工作。该项目获取的参数和在轨特性数据,将与地面验证数据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在轨应用效能,为高性能空间应用元器件研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开展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验证工作
此外,航天员按计划开展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在轨试验验证工作,实现通风管道内的图像检测,为空间站管道自动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试验验证了适应多种复杂管道的机器人机构设计,以及复杂管道环境下机器人多级协调全身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完成血液采集 离心处理 冷冻保存等操作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乘组完成了血液采集、离心处理、冷冻保存等操作。
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下行的血液样本,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多项实验研究。乘组开展了微重力关系认知项目的行为和眼动实验,通过使用眼动仪、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记录眼球运动特征,获取眼动数据,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中人类对关系的认知规律及其神经基础。
此外,乘组还完成了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多项实验操作。
完成舱内压力服快速穿脱训练
上周,航天员完成了舱内压力服快速穿脱训练,提升了失重状态下的操作熟练度。相关数据也为完善紧急撤离预案提供了支撑。
完成再生生保系统相关设备检查维护工作
乘组高效完成了再生生保系统相关设备检查维护工作,并开展了血常规、血生化、质量测量、眼压及眼底检查等一系列医学检查。同时,通过在轨锻炼结合相关仪器设备的方式,研究了对抗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