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天的第一个喷嚏”响起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点击:

近日,北京的柏树、洋白蜡、桦树等树木将迎来盛花期,春季花粉高峰也将随之而至。当“春天的第一个喷嚏”响起,预示着过敏人群的噩梦又开始了。

春季常见的致敏花粉有哪些?花粉过敏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本报记者专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医药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剂室负责人周俊雄,解锁花粉防护的“初春攻略”。

干燥大风天气警惕“风媒花”

往年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的花粉过敏高发期集中在3月至5月。

“今年3月初,我们气传花粉监测最先看到的是榆树、柏树花粉,接着是杨树、柳树花粉。本月底至4月初将逐步迎来洋白蜡花粉高峰。4月北京地区比较重要的致敏花粉还有桦树、梧桐、构树等树木花粉。”周俊雄提到,与去年相比,今年木本植物开花散粉的时间提前了约一周,这也是为什么花粉高峰期较往年提早到来的关键原因。

在华北地区,春季花粉症的致敏原主要来自榆树、柏树、杨树、洋白蜡、桦树、梧桐等木本植物,这些树种既是城市绿化带的“主力军”,也是郊区荒坡的“常住民”。与大众的普遍认知不同,真正引发花粉过敏的并非色彩艳丽的花卉,而正是这些依靠风力传播的“风媒花”。

风媒花的花粉颗粒微小,直径通常在30—50微米,可随风飘散数百公里。因此,即便身处高层建筑或远离绿地的市中心区域,空气中的花粉仍可能让易过敏人群出现不适症状。

花粉浓度的波动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通常,干燥多风的天气会延长花粉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扩大其传播范围,而降水则能暂时抑制花粉的扩散。不过,雨后天气转晴,花粉浓度往往又会迅速反弹。

周俊雄提醒,有家族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的过敏体质人群,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园林工作者、户外劳动者等长期暴露于过敏原环境中的人群,以及生活在易感环境中的居民,都要格外留意生活环境的花粉浓度,减少与致敏花粉的接触。

多重过敏患者需进行混合脱敏治疗

花粉症的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流泪、鼻塞、咳嗽等,与普通感冒的表现很相似,患者极易混淆。

“唯一的不同在于,花粉症的症状更具有季节性,以及明显的鼻眼相关性(即眼睛和鼻子之间症状相互影响)。”周俊雄解释,并且花粉症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而普通感冒无季节性症状,持续时间为几天到1周。

在临床上,医生往往会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特异性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患者的症状、发病季节和过敏史,足以让医生作出综合判断。而皮肤点刺试验、血清IgE检测等检测手段,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诊断。”周俊雄建议,大众如果在花粉季节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鼻部和眼部不适,最好不要自行服用感冒药,以免延误治疗。

周俊雄表示,北京协和医院对多重花粉过敏患者进行精准免疫治疗已有近70年历史,花粉过敏的治疗方式因人而异,单一花粉过敏的患者可能只需针对该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而多重过敏患者则需要混合脱敏治疗。

事实上,花粉症并非无法控制,通过科学防护和规范治疗,便可有效缓解症状。

“大多数花粉症患者都可以尝试脱敏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尤其是症状严重、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明确过敏原的人群。”周俊雄指出,大部分人在治疗后,症状都明显得到了减轻。不过,对患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或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应谨慎选择。

出行避开清晨傍晚

一般来说,春天的花粉浓度在清晨和傍晚达到高峰,而中午和下午相对较低。

周俊雄建议,因此,在花粉高峰期进行户外活动时,大家应尽量避开清晨和傍晚,并佩戴口罩、护目镜、长袖衣物等防护措施,以减少花粉的吸入和接触。外出归来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及衣物,以减少花粉附着。对患有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的患者,比如桦树花粉过敏合并苹果过敏的患者,除防护花粉症外,还需避免进食相关食物。

对于花粉症的高风险人群,可以携带一份“春日应急包”,“包里常备‘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鼻喷激素或鼻滴剂、滴眼液、防护口罩、护目镜、洗手液、湿巾、冷敷工具等,能在突发过敏时提供及时缓解。”周俊雄分享,哮喘患者还需随身携带吸入的沙丁胺醇或福莫特罗等急救药物,以防突发急性症状。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对患有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且有严重过敏反应病史者,应随身携带肌内注射用肾上腺素,以供误食急救使用。

“在居家环境中,湿式清洁能有效降低室内花粉含量。大家可以常用湿布擦拭家具,减少扬尘。”周俊雄提到,同时注意尽量关闭门窗,减少花粉进入室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备空气净化器也能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日常生活,大众应注重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D及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周俊雄分享,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同样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好地应对过敏原的侵袭。(完)(《中国新闻》报刘益伶报道)

相关文章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

友情链接